全国性碳排放市场规范发展尚需时日
央视网(记者王佳勇 报道)深圳是碳排放市场先行先试的城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开放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相关预测称,通过7省市试点,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在碳排放市场稳步推进并进一步规范化方面,国家早就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曾下发通知,批准上述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要求在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2015年基本形成碳交易市场雏形。
不过在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操作层面,其本身就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据长期从事低碳减排研究工作专业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碳排放权交易还都是以地区方式来进行操作的,它们的一些配额的交易只能停留在本省或者本市,要形成全国性的交易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低碳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但目前这种运行模式在国内刚刚起步,因此必然会存在一些还不是很成熟的地方,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逐步完善相关机制。
事实上,在首开试点的深圳,积极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碳排放的快速发展,中国低碳咨询领先机构碳阻迹公司创始人晏路辉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深圳启动的碳交易市场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一个强制碳市场”,之前北京、上海、天津都有环境交易所,但基本都是基于自愿减排的项目级碳交易方式,因为没有政策的推动,可以说是有场无市。
在长期从事低碳减排研究工作的郑江灼看来,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本质上是因为在国内碳交易市场没有正式形成之前,相关交易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业主都不会主动地选择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易。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