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伦敦奥运赛程已经过半,中国军团长时间占据金牌榜的第一位,其出色的表现让不少预测家跌了眼镜。在中国军团的一片荣光里,中国的三大球项目却在极速滑落。
自1984年以来的奥运历程上,三大球项目几乎都有自己的辉煌时刻,特别是女子项目。女排曾经两次站在冠军的奖台上,而进入四强更是家常便饭。女篮与女足的成绩稍差,但她们各获得了一次银牌,距离金牌只有一步之遥。男篮更是多次打进奥运会的八强,起码是奥运男篮的二流强队。就算是成绩最差的男足与男排,也有过奥运之旅。
但到了2012年,当其他项目高奏凯歌时,三大球却集体滑落。足球全军覆没,男排也没能获得奥运会的入场券。进入奥运会的三支球队里,男篮五战全败,排名第12位,其中大部分比赛都以三、四十分的分差落败,这是男篮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战绩。女排被拦在了四强之外,竟然输给亚洲老对手日本队。女篮表现让人称道,但也倒在了八强路上。
三大球的主管部门应该反思,但更应该反思的是激励机制,三大球的滑落恐怕也与此有关。奥运金牌与各省体育局的全运金牌挂钩,于是一笔金牌账简单而又清楚。单人项目资源占用少,更容易出金牌。三大球这样的集体项目,人员编制多、投入大,夺金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指引下,三大球的项目首先成为了各省体育局的压缩目标。在上个世纪足球最兴旺的年代,连足球大省辽宁都砍掉了女足,更不用说其他省市。
男足、男篮等率先走向市场,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的青训模式之前,各省体育局却急于剥离掉青训体系。到今天,男足与男篮同时面临后继人才不足、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对一个体育大国来说,即使夺得再多的金牌,在三大球上没有建树,也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 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