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网苏州4月25日电(李克祥)苏州市政府25日发布的《2011年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中披露:2011年苏州市专利申请量达102164件、授权量达77281件,首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双双位居第一。专利、版权、商标等各项知识产权的齐头并进,促进了苏州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升级。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一个地区拥有的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数量,标志着该地区的创新能力。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施卫兵介绍,2011年苏州市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1765件、2492件,同比分别增长68.3%、81.9%,申请量和授权量已分别在全国排名第四、第十位。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版权、商标三大项目。在商标领域,截至2011年底,苏州累计拥有有效注册商标8.4万件、驰名商标58件、著名商标495件、地理标志4件。在版权领域,2011年,苏州共登记作品著作权9986件,同比增长高达224%,数量跃居江苏省第一。
目前,专利、商标等在苏州都可以通过质押进行融资。施卫兵介绍,2011年,苏州有7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进行融资,获得银行8350多万元贷款,其中苏州东菱公司的一笔纯专利质押贷款数额达3000万元。
保护知识产权,离不开法制建设的撑腰。2011年,苏州市人大、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等机构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苏州知识产权工作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2011年,苏州、昆山分别被国家版权局批准成为“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苏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老字号众多。近年来,拙政园、虎丘等风景名胜,得月楼等老字号,都遭到了跨地区或跨行业的抢注行为。数日前,苏州得月楼刚打赢了“武汉得月楼”的侵权官司。苏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陈栋贤表示,对这类侵权行为,工商部门发现后,会及时根据法律规定,帮助维护正当权益。为避免尴尬,当地工商部门还进行了“保护性注册”工作。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当日,苏州市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春奇还发布了《苏州市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他表示,苏州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跨越提升,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强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