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收藏市场繁华背后乱象丛生 赝品泛滥打假很难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3日 07: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前段时间,拍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竟然是赝品的消息传出后,再一次激起了收藏投资市场对赝品泛滥的争议。在爱好让位于投资的现实面前,收藏市场热闹繁华的背后,却是乱象丛生,赝品横行,让不少新手屡屡中招。

  赝品泛滥

  当收藏步入大众时代后,随之而来的假货、赝品也给这个市场带来了乱象,成为收藏者关注的焦点。

  “南昌榕门路周边的地摊市场上,90%以上的藏品都是赝品,充其量只是复制的工艺品,并不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即便碰到一件真品,其价格也是市场价格的数倍。有的卖家的真品都是充门面的,并不出售。”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在城区也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用袋子装着沾满泥土的玉器,或者满是灰尘的瓷板画兜售。只要具有相关领域普通的收藏知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还是有人屡屡上当受骗。

  滕王阁古玩城一名店主告诉记者,收藏市场上的一些赝品虽然看起来古色古香,但其实许多都是一些小作坊里批量生产出来的,本身的价值并不高。即便是规模较大的古玩店内,也没有哪家敢承认他店内所有的藏品都是真货。

  打假很难

  在收藏市场上,没有人说自己卖的是赝品,也不会有人来打假。“收藏市场要打假,哪早就关门了。”一名藏家说,因为收藏市场交易具有私密性和隐蔽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

  一些买到赝品的买家只能自认眼力不够,买卖双方基本上是愿打愿挨。为了减少损失,买到假货的买家只能伺机将自己手里的赝品转让给别人。所以,在古玩市场上能听到的都是卖家“捡漏”的传奇,绝难听到卖家走眼“吃药”的故事。

  滕王阁古玩城一名店主认为,收藏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收藏的内涵在于玩味,玩味藏品的文化。目前,真货赝品的鉴定没有权威的机构,好坏都是各自的认可,即便购买者买到赝品,找到工商部门也难以维权。所以,这也是收藏市场赝品层出不穷的原因。对于进入这一行业的买家来说,不管是哪个领域的藏品,都要有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作为支撑,买赝品交学费是许多藏家必不可少的一课。

  别想捡漏

  收藏本属于“慧眼识宝”的一种行为,作为收藏者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要摒弃“捡漏”和一夜暴富的思想,善于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在市场实践中积累自己的经验,辨明真假,真正做到量力而行。

  南昌一名藏家认为,收藏市场上赝品泛滥的乱象需要理性看待,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清除。应在收藏市场的各个领域内打破对个人鉴定权威性的崇拜,建立独立的专业鉴定机构,用机构来代替个别专业人士的鉴定。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结合相关专业人士的传统经验,由专业队伍给出最终的鉴定结论,塑造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做到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打击赝品、净化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收藏市场消费者的权益。(徐彬)

  来源: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赝品
  • 收藏市场
  • 乱象
  • 捡漏
  • 藏品
  • 滕王阁
  • 古玩城
  • 收藏者
  • 鉴定结论
  • 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