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渡江村大念屯的罗明刚刚承包了300多亩地,他说如果没有国家实施的桂中治旱项目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他“不敢包”。
桂中治旱工程和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是中国为解决广西中部地区治旱难题而实施的两个重要工程,总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
3月28日,两大工程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渡江村“会师”,从红水河引入的河水通过漫长的渠道滚滚流入桂中旱区经过整改后的农地里。当天,村里几名年逾七旬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站在地头上,看着河水在沟渠里流淌,她们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
桂中是广西主要的粮食和蔗糖产区,也是全国有名的重旱区之一。这里十年九旱,每年秋冬季节当地民众需拉着牛车到很远的地方取水。
为解决前述历史难题,国家和广西当局决定斥巨资启动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利用2005年红水河干流的乐滩水电站扩建后水库蓄水位提高,从红水河引水对桂中旱片实施灌溉。同时启动桂中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两大工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干渠总长212.6公里。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总干渠和北干渠片,二期工程建设南干渠片。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8万亩,解决灌区120万人口的饮水问题。
这项工程得到国家相关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以及副总理李克强曾先后到桂中旱片进行视察和调研,大力支持桂中治旱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副总理再次过问工程建设进展。
从2010年7月31日治旱工程开工建设,到今年3月28日一期工程首期项目正式发挥效益,桂中旱区终于迎来红水河奔流不息的河水。来宾市市长杨和荣感慨说:“桂中人民千百年的治旱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桂中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的推进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治旱工程的作用。这个项目共安排39亿元人民币实施农村土地整治200万亩,其中在来宾市投资36亿元实施185万亩,最终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农村新”的目标。
当地官员形象地比喻说,桂中治旱工程,等于是人的大动脉,有了大动脉还需要毛细血管。而在农村土地整治工程中,整理农田以及修建田间水渠等细小的工程正如毛细血管,可有效将血液由动脉输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3月28日,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与桂中农村土地整治两大工程首次“会师”,象征着大动脉与毛细血管的有效衔接。来自大动脉的河水自此可通过毛细血管到达田间地头、家家户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