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拍照为证,想逃课,没门了!3月2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推出一项上课点名法:拍照查缺。每节课上课前,学习委员会拍摄教室里老师和到课同学360度的全景照,课后将照片上交给学院,学院根据照片“揪出”缺课的同学。此举被称为“史上最严”大学点名方式。(3月3日《扬子晚报》)
从事后的反馈效果看,拍照点名这一“管理创新”模式真可谓“里外不是人”。不仅学生怨声载道,认为“靠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就连不少教师也不赞同,直言“成功的课堂应该像谈恋爱,与学生达到心心相印的沟通,通过这种沟通,启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反问“像那种照本宣科,几十年不变的讲义,怎么能吸引学生?”
从“蓝牙点名”到“抽奖点名”,从“短信点名”到“排队点名”……“点名”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式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创新型”的点名方式更是时常沦为舆论笑柄。而反观国外,透过如今爆红网络的各种“国外名校公开课”视频,我们却极难见到点名一幕。那么,中国的大学课堂为何热衷点名,大学生为何翘课成风,宁愿在寝室里做梦也不愿在课堂里“圆梦”?
撇开通常认为的教师上课枯燥乏味、照本宣科这一解释不谈——事实上,这类教师古今中外俯拾皆是,即便“大家”如沈从文,不也是民国大学里有名的文章优、讲课烂的“典型”吗?单就制度层面论,便有不少可以指摘和反思的地方。其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中国大学的“行政化”。按照南师大文学院团委书记张鹏的解释,实施“拍照点名”是因为这“简单易行,不浪费时间”。殊不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据化正是“行政思维”的最直观体现,须知“拍照点名”留得住人却留不住人心,心不在焉,“坐堂”能有效呼?
除此以外,现行大学招生模式亦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宽进严出”乃国际惯例。一项来自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美国的四年制高校里,平均只有不到60%的学生能按时毕业。国内的做法恰恰相反,虽说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但优质、重点大学入取人数依然有限,高考仍旧是一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而一旦被录取则显闻有“被退学”的,这变相“鼓励”了一些人在校期间浑浑噩噩,反正这年月,文凭比能力管用。
应该说,“拍照点名”不过是当今大学种种弊端的一个缩影。大学教育何以堕落如斯?相比前者,这个问题更值得各界思考并戮力解决。否则,“本科一流、硕士二流、博士三流”的中国式“教育成绩”恐怕也难保了。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