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校门交通病需多部门“会诊”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3日 03: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齐鲁晚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牡丹区第22中初一6班课程表显示,《安全教育》确实被列入课程。但有学生表示,老师有时会在《安全教育》课上放音乐,让学生们写文化课作业。

  “中学生对于交通规则的不遵守,不仅仅是安全问题,还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礼仪道德状况。”本报《关注校门交通病》系列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市民认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交警都应有所行动,中学生的这些不文明、违规行为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交警部门

  学校应将交通安全列入课程

  “中学生闯红灯、逆行、在马路上打闹等现象的发生,源于他们对交通安全法的不了解,应该对他们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菏泽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市区大队大队长张琨说。

  多数市民认为,中学生的这些危险行为与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通过正确的安全教育和礼仪道德教育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标准,以及遵规守纪的意识,这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应该养成的行为习惯。

  张琨认为,学校应将交通安全列入课程,并结合事例让学生们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遵守交通规则往往是害了自己。”

  教育部门

  对违规学生进行行为矫正是关键

  “从小学就开始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学生心里都清楚。”菏泽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段方运认为,要想改善这一状况,口头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对他们进行行为矫正才是关键。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这些内容从小学就在说,为什么到了中学还会闯红灯?”段方运说,学生的交通违规行为大多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父母、普通的路人如不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就会受其影响,觉得这样可行。”

  “除学校进行文明、安全教育之外,还应在他们的行为中进行矫正,才能根除这一现象。”

  据段方运介绍,菏泽已将《安全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并向记者展示课本中的交通安全部分。

  在校学生

  《安全教育》有“打酱油”的意思

  2月29日,记者在牡丹区第22中学调查发现,初中一年级的确开设了《安全教育》这门课程,但学生并没有课本,虽是每周一节,但并非每节课都讲实质内容。

  在记者采访的几名初一学生中,只有一名男生表示老师曾讲过交通安全知识,“老师告诉我们不要闯红灯,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没有课本,但每人都有一个笔记本,要把老师每节课讲的内容记下来。”

  另外几名初一学生则表示,他们班的《安全教育》课还未涉及交通安全知识,老师有时会在《安全教育》课上放音乐,让学生们写文化课作业。

  在丹阳路、太原路路口,记者看到,闯红灯的现象已有了明显好转,4名交通协勤人员正维持交通秩序,但仍有少数骑车的市民试图“钻空子”。

热词:

  • 安全教育
  • 会诊
  • 交通安全知识
  • 交通安全教育
  • 交通违规
  • 交通安全法
  • 地方课程
  • 交通秩序
  • 老师
  • 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