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暖阳清风迎‘雨水’,乍暖还寒来相随。天气多变要留意,适时添衣不受罪。”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网友的这首小诗,准确反映了该节气的特点。有关专家提醒,这一时节气温虽已开始回升,但昼夜温差大,人们仍需防寒保暖。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教授告诉记者,“雨水”,代表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省气象台专家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不过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江苏的雨水节气,一直是气温大起大落的时段。譬如,1974年南京曾出现过-8.4℃的低温,1992年的2月底,南京又曾出现过26.4℃的极端高温,仿若“坐过山车”。
正因为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很容易让人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此,南京市第一医院主治医师朱斌建议,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同时,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人们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根据预报,从今天夜里开始,我省大部地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降水天气,最高气温也将回暖到10℃左右。 本报记者 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