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深交所日前在其网站上《投资者教育》栏目发表的报告指出,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提醒那些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切实树立理性投资的正确理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理性投资新时代的到来。
年报披露之际警示风险,这是管理层“持之以恒”的做法,特别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完全有必要提醒一下那些“热衷”于此的炒作者。
其实,去年11月2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就发布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11月30日以及12月5日,在其网站《投资者教育》栏目发表了创业板退市制度解读之一、之二的文章;紧接着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又陆续发布了《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1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等新规,涵盖了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中常见的问题、难点,以及披露中应重视的问题,揭示炒作“新股”、“绩差股”、“退市股”、“分红概念股”等概念股的风险,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坚持长期价值投资,避免短线投机炒作。
须特别注意的是,此次再发投资者教育报告,所用的措辞也很特别:一个是“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另一个是“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特别是“终极市场风险”,提醒这些人,创业板的股票不像主板的那样还存在一个ST制度,虽说还是有个“退市整理板”,在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但管理层“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的措施可不是说着玩的,暂停上市的公司只能切实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恢复上市。以往主板公司通过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恢复上市的老路,在创业板上再也行不通了,退市公司“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在创业板上可能不会出现。
遥想2009年10月30日,随着28只新股的集体上市,我国证券市场又新开了一个板块――创业板。当时,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有望诞生中国微软”的典范,上市当天遭到疯狂操作,随即跌跌不休,过了不久炒风再起,一时间成为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誉为天堂,有人贬为地狱。
对创业板的风险,本报早有揭示。2009年8月份,本报与江西证监局、江西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合作,开辟《创业板风险教育知识问答》专栏,原来打算刊登8期的,后来因为内容太多,还是分了10期才刊登完毕,使读者对创业板的风险有所了解。而在此之前,本报还与多家证券营业部举办了风险教育座谈会,邀请分析师详解创业板的交易规则和风险所在。记者也多次到南昌各家营业部,对是否按规定开辟专栏提示创业板风险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这些举动获得了投资者的好评。
现在,深交所再次揭示创业板的风险,旨在希望投资者在退市制度实施后更加积极、主动防范退市风险。当然,在“买者自负”的交易原则下,如果真的出现了风险,顽固不化者也别怪没人提醒你。对主板的风险,亦如此。
别把风险不当回事。
■记者高志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