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赵仁伟刘元旭
“找个好保姆为何这么难?!”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大批返乡,各地家政市场再次“荒”声一片。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地家政市场走访发现,家政市场“供不应求”的背后更多是“供不适求”,一方面,人员缺口大、流动频繁导致找家政工难、收费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许多家政服务员反映受歧视,从业积极性不高。市场需求巨大的家政业为何陷入雇主、从业者“两头抱怨”的境地?
记者节前在北京市妇联三八服务中心采访时,总经理张先民不时接到熟人托帮忙找保姆的电话。张先民苦笑着对记者说:“不是找不到保姆,而是找一个合意的很难。”
受访家政企业和雇主等普遍反映,家政服务员主要是以下岗女工和农村打工女性为主,不仅存在文化层次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等“先天不足”,而且普遍缺乏正规系统的上岗培训。
一方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价格却不断上涨,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市场价格高、收费乱问题也令雇主十分头痛。不仅价格高,收费混乱问题也较为突出。天津绿叶月嫂育婴服务中心经理刘敏说,现在有的公司炒作“万元月嫂”,而实际上,所谓金牌月嫂、星级月嫂都是家政公司自封的。
刘明辉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王志刚等专家指出,为扭转家政服务业目前市场无序、标准混乱、规范缺失等问题,政府应尽快完善家政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家政服务行业在服务质量、收费等方面的规范标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家政服务企业开展资质认定,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从业者的诚信程度。同时,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家政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推进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当前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缺口大、季节性缺工明显的状况,业内人士建议,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单靠家政企业去动员组织难以办到。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搭建劳务输出地输入地的对接平台等措施,为农村妇女到城市从事家政服务行业“铺路搭桥”。
另外,张先民等业内人士指出,家政服务发展应该是两个方向,一方面通过市场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高收入家庭服务需求,一方面则亟须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服务提供力度,减轻对家政服务有着刚性需求的工薪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经济压力和生活成本,这也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