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不单单在于上市公司吝于分红、垃圾股“死不退市”和新股发行过快,更在于证券市场让人看不到公正的保障和长远的信心。
2011年股市收官日,沪综指停留在了2199.42点上,被股民们戏称“要救救市”。在8日结束的国务院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上,股民们终于盼来了“提振股市信心”的三项部署。
“救市”之说并非耸人听闻。纵观2011年的A股市场,上证综指以21.68%的跌幅领跌全球各主要股指,自去年4月中旬以来,沪深两市全年市值缩水6万亿,约89%的被调查投资者出现投资亏损,其中35%亏损超过50%。中国股市在经历10年风雨后,出乎很多人意料地走到了原点,或许也是个转折点。
在各方分析人士看来,温家宝总理8日指出的“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三大“提振股市信心”措施,可谓正中中国股市重融资轻回报,新股发行频率过快和退市、监管制度不完善这三大顽症。
根据统计,2011年277宗IPO使得几乎每个交易日都有新股发行,以IPO、增发、配股等形式的融资高达8248.86亿元。过度“圈钱”严重稀释了股市的进场资金,阻隔了股指整体的上涨和广大股民从中获利的希望。
同时,中国证券市场制度设计中重融资轻回报的缺陷,使得上市公司将广大中小投资者当成唐僧肉来宰割,有人统计,10年A股历程,普通散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