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东方网1月8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80年代,文学鉴赏辞典问世,因首创融文学赏析读物和工具书于一体的图书形式,开中国图书出版界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气之先,在广大读者中久负盛誉。然而,随着图书市场开始流行“快餐文化”,鉴赏辞典市场渐趋式微,这也让不少业内行家深觉担忧。记者了解到,对面日益减弱的市场,上海辞书社依然坚守文化使命,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在今天开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辞书社推出鉴赏辞典“珍藏本系列”,首批面世《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以及《古文鉴赏辞典》四种。
1983年,辞书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在一片论争中诞生。在一般观念中,鉴赏性的东西是不能称为“辞典”,我国书业也从来没有“鉴赏辞典”之目。《唐诗鉴赏辞典》当初并未取得许多辞书专家绝对的认同。不过,当专家学者们在论争辞典的定义时,广大读者却对这种选文精当、查检便捷的独特的图书出版样式表现出更多的热情,首版30万册《唐诗鉴赏辞典》问世一销而空之后,论争几乎变得毫无意义了。此后,辞书社把编撰出版文学鉴赏辞典当做了一项长远事业,以严谨的态度陆续按朝代和文体出版了一系列文学鉴赏辞典。虽仿冒、借鉴者众多,但“上海辞书版”鉴赏辞典的王者地位始终难以撼动。
随着当今书业“快餐文化”的流行,文学鉴赏辞典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是激流勇退,见好就收,还是劈波斩浪,乘胜追击。这让业内人士颇为头痛。辞书社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决策,选择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出书战略―――此次推出的鉴赏辞典“珍藏本系列”是以唐诗、宋词、元曲、古文四种鉴赏辞典的修订版为基础,邀请专家对此进行全面的“再修订”。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说,“我们希望卷帙浩瀚的‘鉴赏辞典’系列成为继《辞海》之后,辞书社的又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