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30日是A股市场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红盘“收官”。早盘两市小幅高开后,在传媒娱乐、地产板块的带动下,沪指一路上破五日线、十日线,盘中曾经突破2200点,中午收盘前两市股指略有回落。
截至收盘,沪指上涨25.86点,涨幅1.19%,报2199.42点,成交427亿元;深指上涨137.5点,涨幅1.57%,报8918.82点,成交411亿元。
盘面上,稀土永磁、传媒娱乐、有色金属、房地产板块领涨,多数板块上涨。
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重挫全球资本市场。沪指累计下跌21.68%的幅度,居全球主要股指跌幅榜第二位。印度股市全年跌幅接近24%,跌幅居首。而纵观全球股市,直接相关的欧洲股市却仅下跌逾10%。美国道琼斯指数全年微涨。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上证综指的年线曾经九度收阴,全年跌幅超过20%的合计有三次,分别是1994年(22.3%)、2001年(20.62%)和2008年(65.39%)。今年的行情,成为历史上第三大熊。
主流研究机构2012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基本发布完毕。随着大盘不断破位下行,券商对明年大盘点位的预测也越来越悲观,近期发布策略报告的德邦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中金公司纷纷将明年大盘指数看低至1800点附近。中投证券认为,从经验来看,一般而言,在CPI见顶之后,上证综指3个月左右小反弹,8-9个月大反弹。事实上,今年7月CPI见顶后,上证综指小级别反弹已经于10月份应验,根据规律大级别反弹则有望出现在明年3月-4月。 (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