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经济转型关键
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今年年初曾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中国体育用品生产商乔丹体育公司涉嫌侵犯其姓名权。此后,美国苹果公司与中国深圳唯冠公司也围绕“IPAD”商标权打起了官司。这两场诉讼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官司本身的输赢,因为这关乎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的形象。
而面对国际贸易中相关方面能否有效控制知识产权剽窃的一些指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解决贸易争端也成为了各方需要重视的问题。
曾任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的黄育川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在国际贸易方面需要应对的最重要挑战是产业升级。中国可以选择自己投资研发,但成本非常高,而且为时较长。中国也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这是一条快捷的途径,但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是技术合作的前提。
事实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测试产品市场反响的良好平台,中国如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则与欧美领先企业技术合作的潜力巨大。
今年频发的“337调查”不断敲响警钟:构建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是鼓励创新的前提,而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利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更有碍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变革。
按游戏规则出牌
与发起“双反”调查的美国商务部不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目前由六名委员组成,民主党和共和党各占三名,因此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主要看重法律证据和推理。企业要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胜诉,能否拿出完备的法律应对方案至关重要。
因此,中国企业在熟悉美国和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上扎扎实实“练功”,运用法律合理应诉。对有能力的企业,甚至在进入国外市场之初就应储备好法律资源,为可能的诉讼积极做好准备。
曾经在“337调查”中胜诉的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浩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年聘请律师的费用初审就高达400多万美元,二审又投入30万美元,而当年中方十几家应诉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出口额加起来也不过4000多万美元,最后双方提供的文案材料堆起来两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还放不下。
美国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史剑道告诉记者,被告企业应迅速回应调查,而不是一味尝试开脱责任。他表示,企业对于新技术采用“拿来主义”而不问出处的做法是不可行的,要想今后避免“337调查”,必须为这种做法画上句号。由于本次调查包含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果不熟悉美国游戏规则,中国企业可以向这些企业学习如何应对。
史剑道还说,如果调查发现中国企业确实侵犯了专利所有人的权利,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予专利所有人适当补偿以达成和解,这个成本并非不可负担。
此外,交换专利也是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一种普遍方式。谷歌去年125亿美元巨资收购摩托罗拉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后者1.7万项全球专利和7500多项申请中的专利。这些专利使谷歌避免苹果、微软、甲骨文等公司对安卓系统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甚至还可利用这些专利权主动出击,反诉苹果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