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源泉,文化是传统魅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扬光大,文化是时代洪流中不可或缺的水乳交融、和谐共进”——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活动中,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奔赴祖国各地、走进具有典型文化特色的乡村,推出“中国农村文化调查”系列报道。
在东旺乡新联村,记者探访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锅庄舞者——今年78岁的老人达珍区批。 [详细]
临时校舍包括教室和宿舍,都由简陋的铁皮屋搭建而成。孩子们要翻山步行前来上学。记者蹲点东旺乡中心完小,用镜头记录学生返校。 [详细]
香格里拉东旺乡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2006年翻新修建。医院开通产妇绿色通道,专车接送待产孕妇,提高了母婴健康水平。 [详细]
格茸卓玛一家的生活,是东旺乡村民家庭生活的一个缩影。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养牦牛、卖酥油饼、捡虫草卖,虽不稳定,但生活不成问题。 [详细]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 [详细]
陕北民歌是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部传世经典,记者挖掘出了陕北地道的民间歌手,展示陕北民歌原始生存状态。 [详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详细]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忽培元对“黄土文化”发展解读。 [详细]
在走访中,记者采访了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陈淮山和杜银方,深入地了解了武安平调落子的历史和发展。 [详细]
记者通过采访武安平调落子的传承人、演员以及当地的村民,共同来探讨平调落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 [详细]
武安平调落子深受老百姓喜爱,剧团来到村里,村民们就摆着小板凳观看。演员们在后台化妆、亮嗓,十分敬业。 [详细]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把戏演好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一大早,剧团学员和琴师们就要起来练功。 [详细]
“做有根的中国人”,是春江中心小学的校训,文化传承,从孩子抓起! [详细]
为了传承当地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春江镇在中心小学建成了江苏省唯一的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详细]
竹木雕刻大师徐秉言和他的女儿。 [详细]
乱针绣绣娘须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磨练,依靠实践积累的经验来从事制作。 [详细]
顾家姐妹是田歌的传承人,在1993年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首批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详细]
韩老师一生致力于田歌的研究和谱曲,由他参与和制作的田歌曲目《五姑娘》被搬上了银屏。 [详细]
丁栅中心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田歌班,班里的学生以学习新田歌为主。 [详细]
学生们和高建中老师一起学习唱田歌,老师一句,学生一句,学的仔细认真。 [详细]
据记者了解,武术基地静乐宫的道长一般只在后山潜心修炼,平时很少能遇见,记者有幸采访到虚怀若谷的吴道长。。 [详细]
武当武术传承人覃侠是武当武术传承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从小习武的她一袭白衣,英姿飒爽,颇有侠女风范。 [详细]
朱弟新老人今年六十多岁了,红光满面,一连3个陶罐做下来,一点看不出老人有累意。 [详细]
讲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能起到教化人的作用,从解放后至今,伍家沟村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详细]
每逢哈尼十月年,全村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手持棕扇,欢快地跳起舞蹈。在哈尼族山寨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世代相传、千姿百态的歌舞。 [详细]
倪伟顺老师今年50岁,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3年。倪老师说,由于哈尼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哈尼歌舞还没能形成舞台艺术。 [详细]
哈尼族棕扇舞是大众舞,它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有一个很大的群体。中小学生正好是一个最理想的大群体。 [详细]
棕扇舞早期用于丧葬活动,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 [详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昌江有越来越多的村庄愿将村集体经费花在民生问题上,如给村里修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给学生购买校服等。 [详细]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保突村有位今年85岁高龄的羊拜亮,她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原始制陶工艺”传承人。 [详细]
保突小学始建于1961年,当时仅有2间茅草房,2个教学班,4名教师,学生不足100人。如今保突小学有了绿树成荫的美丽校园。 [详细]
保突小学校长陈宇平说,保突小学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所生态文明学校,学校积极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开展生态文明课堂教育。 [详细]
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有一支拍胸舞队,成员都是当地村民,参加表演的村民最多时有90多人,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10多岁。 [详细]
郭韶勇、郑多维是灌口上塘中学的老师,他们的表演中加入了一段活泼的吉他演奏,将现代的时尚元素与传统答嘴鼓表演艺术融为一体。 [详细]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心小学致力于闽南童玩的开发传承工作,把闽南童玩纳入学校课程及课间活动,寓教于玩,寓教于乐。 [详细]
学校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举办夏令营等方式,让闽南童谣和闽南乡土文化知识走进课堂,有效地传承闽南文化。 [详细]
鄂温克族猎民饲养驯鹿并经营旅游项目 古革军一家共饲养了30多只驯鹿,他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一个跟驯鹿分不开的民族。过去驯鹿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则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支柱。
青海土族村落依托民族风情脱困致富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摆脱贫困,靠的就是经营土族民族风情园。民族风情园里正在进行土族传统舞蹈轮子秋表演。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发展民族特色旅游 四年前,曲德欣家在乡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率先办起了家庭游项目“瓦西里之家”。现在,为了接待越来越多的游客,他们家先后建起了两栋新房。
哈萨克族传统造就养驼大户 阿吉肯一家是新疆木垒县博斯坦乡的养驼大户,今年光驼毛收入就有5万之多,再加上驼奶和驼肉,预计年收入超十万元。
土家山寨里四世同堂传唱“牟氏”山民歌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凉务乡诸天村,有这样一户少数民族“音乐世家”。家中90岁高龄的牟奇祥被誉为“土家歌王”,牟老13岁开始习唱,从川号子、石工号子、艄公号子到自编自写的土家民歌,他把土家儿女的豪情唱出了山寨,唱向了全国。如今,牟老的儿子牟一胜和孙子牟秉进“接了班”,选择了留在土家山寨,习唱山歌、务农种地。祖孙三代多年来作为土家族民歌的传承者参加了各种演出和比赛,获得了很多殊荣,一家人的生活,也因为山民歌得到改变……
云南红河哈尼哈巴文化传承人:李正林 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传承全靠口耳相传。作为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哈尼哈巴必须熟知本民族的所有风俗,族里的婚丧嫁娶等诸多事宜都要由他主持。
草原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人:斯布勒玛 呼伦贝尔盟巴镇的斯布勒玛大妈,从小学习古老而独特的鄂温克族民族服饰手工工艺,她制作的靴子已被博物馆收藏。现在,她正一点点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小女儿塔娜。
东方“麦加”:新疆麻扎村 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火焰山脚下的麻扎村,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是我国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国内伊斯兰信徒到麦加之前都会先到这里朝圣。 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其中大部分还有人居住。村口就是村民麦和穆提家开的农家乐,这里曾接待过电影摄制组、外国游客和来朝圣的人群。 村里的道路有的被挖开、在铺设自来水管线,而从鄯善县城到麻扎村的高速公路也正在修建……
遗落在红河哈尼族聚居区的傣家文化 云南红河元阳县南沙镇,这里本是哈尼族文化发源和兴盛之地,想不到却有一处傣族村落——槟榔园村。 村民罗丽家现在有两套房子,一套是传统的傣家土基筑房,一套是新盖的水泥楼房:老房平时充当厨房,家里烧水、做饭都在这里;新楼房则用作会客、住宅和休闲,里面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这座遗落在红河哈尼文化中的傣族村落的生活,传统与现代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