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十年间翻了一番儿。而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是,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详细]
能力比学历重要。象牙塔日子混久了,不可否认现在还有很多心高气傲眼高手低要价高的人,行情薪酬是正常的,但不是必然的。
很多人选择考研无非是想逃避就业压力,现在看来真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啊,该面对的迟早还是要面对的~
一边是“考研大军”热火朝天,一边是研究生就业惨状,考研为了什么?
研究生,顾名思义,是主攻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可惜国内既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国人也没有潜心科研的淡定心态。
堪忧之状,举其荦荦大者,有几方面:一是导师队伍的断层。导师本是一个工作岗位,但各大学基本把它当作一种职称,甚至荣誉头衔。二是研究生学位点的无限扩张。博士点、硕士点,被当作衡量一所大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三是培养质量下降。大学本科生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硕士生教育也大众化。研究生入学后学习目的性模糊,只为“学位”不为“学问”。
到底该如何培养研究生,很多高校、很多导师不明确。大多研究生都觉得自己的研究生活没有意义,自己所学的所研究的对以后就业没有什么帮助,很多研究生也表示,读研的目的也就是想拥有较高的学历,在就业时能够略胜一筹。而且从市场需求来看,招聘单位更注重的是应用能力,而非现在各高校所强调的研究理论型人才,供需出现矛盾,自然会影响就业率。
就业压力是个定值,岗位承载能力也是定值,就像注定的病症,推后发作并不代表彻底治愈,同样,如果经济不能进入高增长的轨道,被推迟的就业压力迟早还是找不到缓释的出口。说得更直白一点:从本科生扩招到研究生扩招,本质都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宏观命题上的必然风险,迟早要有一个年份来“秋后算账”,甚至可以说,拖得越久,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反而越大。
研究生大量扩招,有些学校办学条件不够,办学资源无法跟上研究生规模的膨胀,不仅导致研究生教学质量下降,也增加了高校的管理负担。同时,扩招导致研究生学历贬值,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就业难并未改变。 [详细]
高等教育给平民子弟提供上升空间。在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所占比例已经减少很多。收紧招生,比例将更加减少。停止扩招,更不利于社会流动。当下,应该继续在扩大学校数量与办学规模、增加师资力量、确保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