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谁来终结学生溺亡的悲剧?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事发当天为庆祝生日曾与朋友共饮近40瓶啤酒;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松花江边,5个少年手拉手施救1名落水女同学,结果造成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身亡,教育部要求立即开展全面排查。[详细]

各方观点

专栏作者

以后农村的孩子反而不会游泳了

在农村老家生活、水性很好的舅舅悲哀地对我说:以后城里的孩子会澡(游泳),农村的孩子反而不会了。

树立生命至上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能否确立这样的一个理念:人生教育第一课——热爱生命;人生教育第二课——延续生命;人生教育第三课——保护生命……

媒体人
导演

我的观点:1.学生到学校上学,是住校的话,学校必要承担部分责任。2.学生家长取闹也罢要钱也罢,人道上需理解,结果交给法律定夺。3.学校和家长的矛盾在于事发后相关处理不及时不透明。4.不是天灾是人祸。

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身亡,心痛……

反思当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管制得多,实际应对危险能力训练得少;安全意识讲得多,实际生存能力培养得少;对孩子安全的过度担忧及过度管制,使孩子失去了更多自身能力锻炼提升的机会;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孩子如游泳、遇险救人与自救等实际生存能力的锻炼。

校长
公安

若有家长陪伴,孩子们可能还在

“六一”前,上海一所小学让学生们填写他们的“儿童节心愿”,很多孩子写下的只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思考多起儿童游泳溺亡及交通事故,若有家长陪伴,孩子们可能还在。

政府监管失灵,河流演变成隐形杀手

一是我们的孩子缺少简单地生活常识知识:酒后不下河游泳;这个季节天气闷热,但河水依然有点冰凉,下河容易诱发小腿抽筋,出现溺水现象。二是最近几年城市发展有点膨胀,滥采滥挖现象频繁,政府监管失灵,河流演变成隐形杀手!

网民

热点回应

如何正确救助溺水者

发现有人溺水,救护者应保持镇静,非专业人员不能冒然下水营救,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使其松手后再进行救护。救护者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鞋子,迅速从背后游近溺水者,转动其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保持其头部在水面以上,将其拖带回岸边。

——@平安北京

政府应在有水的地方设置专用救生工具

政府应该在海边、河边、湖边、池塘边等有水的地方设置专用工具(绳子、救生圈、竹竿等等)。一旦有人落水,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用这些工具救人。很多时候岸上的人见到有人落水,因为自己不会游泳,所以不敢下水,身边又没有救人的工具,现去喊人又来不及,造成落水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治……

——chenyupeng

湖泊河流的堤坝设计建造不人性化

自然的河堤是泥土质,通常有水生植物或树根,一旦落水,还有抓住岸边的救命草的可能。而现在农村进行的水库、塘堰、沟渠的改造就很不符合安全标准,水泥护坡,陡而光滑,而且周围无护栏,一旦落水,任你水性再好,也无法爬上岸。人如果站在上面就手拉手救人也是非常危险的。人祸也,悲乎?

——当代书生

观点PK

支持 45963 学校安全教育缺失,家庭监护不严

溺水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自救能力与必要的急救知识,学校和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完全应该教会学生游泳这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家长对孩子负有看护、管教的责任,但在事故多发的农村地区,大多父母在外地打工,没了父母来教,孩子也没了安全的陪伴,这也是留守儿童之痛。 [详细]

支持 45963 孩子们活动的安全空间不能得到保障

环境变了,年复一年的挖沙让适宜游泳的安全水域大幅减少,水塘周边也缺乏必要而有效的警示标志和相关的人手巡逻。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没有游泳馆,也没有游泳教学的条件,加上社会的游泳池价格高,孩子们想玩水只能去“野泳”。这些都为学生溺亡悲剧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详细]

校安全教育缺失,家庭监护不严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孩子们活动的安全空间不能得到保障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支持 45963 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负有保护孩子生命安全的责任

孩子爱玩水是天性,禁止他们靠近水域也不现实,而且作为认知不够成熟的学生,总会有贪玩和忽视水域危险的时候。确保中小学生暑期安全,需要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尽最大努力织出一张安全的大网罩住孩子们幼小的生命,预防悲剧再次发生。 [详细]

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负有保护孩子生命安全的责任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专家解读

陈小二评论员

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存有“欠账”

在西方发达国家,游泳池比比皆是,不仅大学有中学有,小学有,甚至幼儿园都有,这些游泳池,水深20公分、30公分、40公分不等,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深度。而我国目前,大学尚不能达到全部有拥游泳池,只有在个别大城市的重点中学才能拥有恒温游泳池,连中小城市几乎不存在恒温游泳池,更甭提乡村。说到底,出现如此频繁的学生溺水事件,不能总怨大水无情,也不能总怨孩子们不听话,总是背着家长、老师“私自行动”。这一起起悲剧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欠账”,也看到了孩子们急救知识、基本求生技能的匮乏。孰不知,教育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灌输,更是对求生技能、生存知识的传授。

晴川评论员

学生溺亡悲剧产生的三点原因

其一,教育“重文轻武”。学校和家长有教育学生识别危险的义务。然而,恰恰只重视文化学习而对游泳等安全教育的漠视,造成大部分学生对私自游泳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更不懂得自救和互救的知识,乃至在出现险情后盲目下水自救,导致悲剧的发生。其二,责任“重内轻外”。按照有关条例,学生在学校内发生安全问题,学校负有责任,但在校外,就与学校无关。正是这种责任偏倚,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只要不在学校出事”就行的认识。其三,投入“重城轻农”。城市孩子有很多娱乐项目,但在农村,娱乐场所少,无人看管的池塘往往成了他们的乐园。加之家长务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必然使得游泳成了高危地带。

许晓明评论员

生存教育刻不容缓

生存教育和自救知识,应该是人类知识中最宝贵、最“有用”的部分。我们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可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求生素质培育却被遗忘在视野之外,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国民从进入小学就开始接受以自救知识为主体的生存教育,从而大大提高了国民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及施救的能力和素质。国人在游泳技能、防火防震常识、交通避险常识、急救常识等方面普遍存在教育盲区,这种生存技能缺乏的现状亟待改变。希望全社会切实加大生存教育“扫盲”力度,特别要将其作为必修科目列入中小学教育课程,让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在面对危险的时刻能更聪明、更强大,这是一次次意外不幸对我们的警示和要求。

调查话题:如何让学生溺水身亡的悲剧不再重演? 调查人数: 24536

同一天内16名学生溺水身亡,反映了什么?

  • 学生生存能力弱、安全教育严重缺失
  • 在池塘、河流等区域野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 孩子们缺乏安全健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空间
  • “注意安全”式的纸上安全教育模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
  • 孩子的生命安全离不开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重视与护佑

你认为如何才能防止学生群体性溺水身亡的悲剧重演?

  • 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安全教育,引导孩子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 学校把游泳课作为必修课,并传授遇险自救和有关抢救他人的基本知识
  • 政府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加大在中小学生体育场地和设备方面的投入
  • 有关责任人搞好池塘、江河等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 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往期回顾

网友留言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