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6月6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49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身穿军装,手拿“红宝书”,做出“忠字舞”动作,在网络引起一片讨论。7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和拍照学生称,照片中所穿的只是租借的军装,手捧“红宝书”的造型也是应他人要求做出。学生称,“红宝书”是党费登记册,老师则解读为,女生昂首挺胸是“积极进入社会”之意,男生挥手是表达“对未来的渴望”。[详细]
有的东西是不能拿来调侃和消费的。不过,这些年轻人,对于那个时代,只有这样的印象吧?谁的责任?他们的下一代又会怎样?
别上纲上线,还是文革那一套。文学艺术中有“滑稽的模仿”。不懂吗?年轻人找乐而已。老任到韶山拜老毛,称老爹那代人不知道腐败二字。过来人这么作这么说,咋就不杯具了?
当周国平、张洁、苏童、叶兆言、陈忠实、贾平凹、梁晓声等一干大作家今天还都手抄毛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华中师大年轻的毕业生以“红卫兵”为毕业照,就不足为怪了。一个忘记昨天的民族,它的明天是可悲的,甚至是可怕的。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拍红色毕业照引争议
毕业照,应该是对青春对大学生活的特有记忆。这样的照片,加上前几天某大学“求包养”“求强奸”的毕业照,实在变味了。创新也罢诙谐也罢,无底线的搞笑和调侃,就变成了无知的嘲弄。
在革命与理性之间,往往取决于公民意识的多少,价值观的取向,民主与法治的程度。大学生的文革造型貌似行为艺术,实则反映了他们的价值判断,我们的教育要深以为思。
学生想要表达对母校的怀念,模仿军人敬个礼,没有觉得和“文革”有什么联系。这些孩子是被人误导了。很多学生想法还是太简单,不严谨,这是需要反思的地方。更需要反思的是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高校老师,我们的历史教给了学生什么?“文革”就一章。他们不了解,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教育。
华中师大学生穿解放装拍毕业照有何不妥? 解放装是我军60年代取消军衔制到换发85式军装前的制式军装,是我军当年回归艰苦朴素、人民军队的标志,在我军历史上使用最长的,至今非军职军委领导穿的仍是解放装(毛料)。因储备量大至今学生军训常以此作作训服。本跟文革无关,却被无良公知拿来说事。
这也不怪学生吧,他们对自己这身装扮背后的历史并不深知。现在的学生,曾经被督促被严管着做题,不做题或少做题就意味着人生没有尊严、失去锦绣前程,但有谁曾告诉过他们那场浩劫的深刻背景和残酷细节呢?他们如何能知道那是个生民涂炭、知识分子斯文扫地、国家民族岌岌可危的时代呢?
这些90后大学生对文革几乎一无所知,穿件解放军军装,摆个姿势,毕业留个有意思的合影,无可厚非,批评不必上纲上线。现在是新时代了,只要不违法,我们对他们的行为都应该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一笑而过即可。 [详细]
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有些记忆,是不能用来玩的。文革是给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对于文革需要反思和警惕。大学生的姿态有着鲜明的“文革”时代烙印,如此拍照即是对文革历史的无知,也是大学教育的失败。 [详细]
华中师大毕业生穿红卫兵衣服照相,微博批评声音很多。我个人看法:第一,我判断他们纯粹是娱乐,没有立场表达在内。第二,即便他们是立场表达,我认为他们也有表达自由,信仰是个人精神层面的自由权利。第三,他们真要去“打砸抢”,自有法律在那里候着。第四,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不作自由主义的十字军!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生毕业照,虽然他们穿的是军装而不是红卫兵特有装束,但毫无疑问,这姿态有着鲜明的文革时代烙印。不要说他们只是孩子。他们是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不要说只是玩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有些记忆,是不能用来玩的。学校和老师更需要反思。如果我作为路人经过现场,会努力喝止他们。
近年来,带有“文革”语言、“文革”逻辑式的“文革”意识却有回潮之势。随着网络的兴起,一些为“文革”翻案的声音开始出现,甚至还有一些人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宣扬“文革”的种种“进步和积极作用”。这些传播“文革”的错乱观点不断浮现,全社会对此都应需要反思,努力把对历史的混乱认识拉回到价值判断的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