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自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又在陆地、海洋、天空之外的外层空间开辟了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的实验研究。 空间站是在固定轨道上运行的载人人造卫星,用作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基地,并可用来给别的航天器加燃料或从上面发射卫星和导弹。苏联于1971年4月19日首先发射了“礼炮”1号航天站,重8610千克,全长7. 6米。原设计应在永久轨道上运行,但由于轨道低,6个月之后它进入地球大气层而告失败。 [详细]
主要结构:(1)基础桁架。(2)居住舱。(3)服务舱。(4)功能货舱。(5)多个实验舱。(6)3个节点舱。(7)能源系统和太阳能电池帆板。(8)移动服务系统。
主要功能:组装成功后的国际空间站将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手段,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和天文观测的机会。
国际空间站计划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抑制了其他更有意义的计划。花费在国际空间站计划上的上千亿美元和近乎一代人的时间,可以用来实施无数的无人太空任务,或者将这些时间和金钱花在地球上的研究中,也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意义。
对于空间站的批评是目光短浅而且带有欺骗性的,花费在载人空间探索上的巨额经费同样会给地球上的每个人带来切实的好处。国际空间站计划所开发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会间接带动全球经济,其所带来的收益是最初投资的七倍。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1994年—1998年),主要是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空间站工作,训练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主要进行了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2001年),主要内容是建立国际空间站的核心部分,使空间站拥有初始的载人能力(3人)。 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发射成功。
第三阶段为最后装配及应用阶段(2002—2010年),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苏联的第一代空间站包括礼炮1号到5号共5艘。
礼炮1号:由3个直径不同的柱形舱段组成,总长约14.5米,总重约18.3吨。
礼炮2号:属于军用型,1973年4月3日发射升空,但入轨后不久就发生了爆炸。
礼炮3号:于1973年5月11日发射。初始轨道很低,只运行了11天便坠入大气层烧毁。
礼炮4号:于1974年12月26日发射,1976年2月16日坠入大气层。
礼炮5号:于1976年6月22日发射入轨,进行多次调整,1977年8月28日进入大气层。
第二代空间站包括礼炮6号和7号,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其他变化是长寿命和扩展应用领域。
礼炮6号:1977年9月29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送入轨道。礼炮6号在轨运行共达58个月。在宇航员进站工作期间,完成了大量科学观测、地球资源观测、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和技术实验。同时进行了大量半导体、晶体生长实验和用结晶炉及合金炉进行了金属冶炼实验。
礼炮7号:1982年4月19日发射入轨。5月13日,联盟T-5号飞船载宇航员别列祖瓦和列别多夫进入轨道并于14日与礼炮7号对接成功。宇航员基茨姆、索洛维耶夫和阿特科夫创造了在轨时间的新纪录237天。宇航员进行了6次舱外活动,累计时间近23小时。
主要结构:(1)轨道工场(2)气闸舱(3)对接接合器(4)太阳观测台,前4部分合称“天空实验室1号”。 (5)指令服务舱,又称为“天空实验室2号”。
建造使用:1973年5月15日用两级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了试验性航天站的主体,由轨道工场、多用途对接舱、气闸舱、仪器舱和阿波罗望远镜等组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安全返回和精确落点。这个任务神五、神六已圆满完成。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需要突破四个关键技术:首先是出舱技术;其次是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上天运行,在2年左右时间里,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先后与之交会对接;第三是补加技术,研制一艘货运飞船,为航天员补给水、空气、设备、原料等补给;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空间站不能只依靠飞船运送物资,必须研发再生系统。 2020年之前中国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国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