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社会视频 >

[新闻1+1]“救命药”,不能缺!(20110914)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4日 22: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4e44fe2cd5454bdc49d187a2ea1eefec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新闻1+1》2011年9月14日文稿--“救命药”,不能缺!

  刘中民(东方医院院长 心脏外科教授):如果再增加的话,鱼精蛋白的供应就出现明显的紧张。

  沈振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二三十个病人,再后面就没有了。

  江苏、上海、北京、山东、成都,鱼精蛋白救命药,为何在多地之了稀缺药。

  孔晴宇(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 心脏外科专家):目前,常用的方法里边替代药物确实没有一个理想的药物。

  海洋污染、季节因素、低价薄利,众说纷纭之下原因究竟何在?

  徐国雄(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鱼精蛋白这个药,大部分药企是不愿意生产。

  药监部门紧急协调,破解燃眉之急,低价药物、必需药物、供应脉搏,怎样才能稳定?《新闻1+1》今日关注“‘救命药’,不能缺!”

  主持人 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如果说药品非常便宜,您对此作何评价?估计肯定是猛鼓掌,因为太高兴了。如果跟您说由于这个药品非常便宜,因此连生产的厂家都没有了,但它又是关键时刻的救命药,您还会鼓掌吗?还会高兴吗?当然不会了,难过都来不及。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吗?来,我们看看一些媒体的标题,而且是各地的。

  北京,“救心药”鱼精蛋白告急,非紧急心脏手术被叫停。

  浙江,“救心药”鱼精蛋白告急,北京医院向浙江省“借药”。

  成都,鱼精蛋白医院库存全线告急,部分心脏手术“停摆”。

  山东,全国“抢”鱼精蛋白,山东仅得30盒,无奈暂停手术。

  南京,鱼精蛋白告急,院方犯难,病人家属大呼救命。

  就在这五个新闻当中,最多的字眼就是“急”和“停”,那么该着急的是谁?有些手术真的能停吗?来,我们一起关注一下。


  刘中民(东方医院院长 心脏外科教授):也只能说是保持最基本的手术量,如果再增加的话,鱼精蛋白的供应就出现明显的紧张。

  沈振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现在我们的存量可能还可以用到月底,二三十个病人(可用),再后面就没有药了。

  鱼精蛋白多省市面临缺货,利润低成不愿生产主因。

  “救心药”鱼精蛋白全国告急,医生连夜“借”药。

  鱼精蛋白缺货!内地心脏病手术被逼停。

  “鱼精蛋白荒”:医院库存全线告急。

  缺货,还是缺货。近日,北京、上海、江苏等全国各个省市的医院都在等待着一种药--鱼精蛋白。今天,当我们的记者来到北京的安贞医院,紧缺的情况还在继续。

  孔晴宇(安贞医院医务处处长 心脏外科专家):现在的库存只有80支,这80支只够10到20个病人使用的量,我们就把它保存为仅供紧急抢救时候的患者使用。

  鱼精蛋白,是一种从鱼类新鲜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虽然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它的作用却极为关键。尤其对于心脏手术中,采用了体外循环的患者而言,术后必须使用,并且没有其它药品可以替代。

  孔晴宇:有些大血管手术和平时大家常见的一些透析治疗中,经常使用肝素的这些治疗里边必须使用鱼精蛋白去中和。目前来看常用方法里面没有合适的药物对它进行替代。

  必不可少的药品面临着紧缺的窘境。根据介绍,安贞医院每个月大概要做2000例心脏手术,面对着鱼精蛋白的紧缺,他们从其它省市医院调进了一批,但是手术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减少了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孔晴宇:急诊手术、抢救手术必须优先。我们心脏外科里边有很多是择期手术的,也就是说有的病人可以选择时间做手术,这样的病人我们就安排稍微等待一下。

  等待的病人,等待的医院,再等待的就是企业能够增加供应。根据了解,在我国有三家企业具备生产资质,分别是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凯悦制药有限公司以及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目前,它们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已经增加产量来应对紧缺的现状。

  孔晴宇:就生产能力的话,北京市(凯悦制药有限公司)一年生产20万支应该没问题。

  作为全国最大的两家用药医院之一,北京的安贞医院用量是一年8000支左右,仅次于北京阜外医院的8000到10000万支。由此也可见,鱼精蛋白的用量似乎并不那么大,像这样的短缺只出现过一次。

  孔晴宇:不到两年以前,(短缺)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大概一个月。一个月各家医院的库存、各家医院的调剂和各家医院自己想办法就平稳地渡过了这个鱼精蛋白紧缺的过程。今年这个时间是比较长,范围比较大。

  主持人:有一首歌里喋喋不休地在唱“我的心在等待”,放到今天的话题里非常合适,但是仔细一想,表面上是“我的心在等待”,因为要等心脏手术,但其实真正等待的是命,是患者的命,究竟能够等多久?

  现在这个药品变得非常紧俏,紧俏到什么地步?比如安贞医院,就需要麻醉科的主任跟医护处的处长联手决定才可以用这个药,这就非常麻烦了。这种药一点都不贵,便宜到一针是十几块钱,它的成本却不低,利润很小,但同时,十几年已经没让它涨价,可能这也是一个很多企业不愿意生产的重要因素。

  之所以现在这个药品很少,真跟这个“少”字紧密相关。第一,它不可替代。不像抗生素,如果这个没有了,还可以用其它的抗生素替代一下,这种药可替代性非常少,或者说没办法。第二,它是生物制剂,对进口严格限制,因此也非常少。第三,生产的厂家少。一共获得这个药品批号的是三个厂家,之前已经有两家早停产了,就剩下一个厂家在维持生产,可是突然遇到了原材料,或者利润不多,等等因素它也停产了,一下子就把这个问题摆在了全国医院的面前。于是这个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问题暴露出来才开始走上解决之道,有的企业已经开始生产了。我们就听听开始恢复生产的企业的负责人怎么说。

  徐国雄(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现在鱼精蛋白制剂过去几年由上海医药的上海第一生化制药厂加工市场的,我们去年一年供应量大概是在120万支,应该说120万支基本上满足了全国对鱼精蛋白的需求。接下来我们每月如果能够维持在9万支到10万支的量的话,应该就能够满足全国市场需求,我们争取在9月底之前,我们就可以恢复到往年的平均水平,应该说就能缓解市场和医疗单位对鱼精蛋白的需求量。应该说药监部门跟我们企业有沟通,当然我们企业也非常配合地做了工作。

  主持人:听完这一段采访,有两个信息可以总结一下。

  第一,现在依然只是这一家打算面对全国市场,另外两家拥有批号的将来会不会生产,会不会缓解这样的局面,而且让人担心的是,目前因为整个压力太大了,所以行政介入。它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呢?毕竟不是市场这只手在调节。

  第二,刚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全国一年的需求量大约120万支,意味着什么呢?一个患者做完手术之后,需要打5到6支,一做除法,全国每年会有20到30万之间的病人需要这样的药品,可是如此紧缺,他们就会命悬一线,这是非常让人担心的。

  另一方面,医生也非常不开心。在我们今天采访的过程当中,发现山东有一家医院专门做手术的医生说,近一段时间以来,是我做手术以来最清闲的一段日子,为什么?没这个药。虽然很便宜,可没这个药,这个手术真做不了,于是只好闲下来,鼓励患者自己找药。可是患者把这个药真找回来之后,医生发现没开发票,因此又不敢用,你不能确定这个药是不是安全的,现在处在这么棘手的范畴之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