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说起国家的财政政策,就是在“一收一支”之间,发挥好对经济社会的调节作用。这些年,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企业和个人都从结构性减税中尝到了甜头。而在支出上,除了直接花在教育、医疗上的钱不断增加外,用在扩内需、调结构上的钱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今天是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周末,在北京的一家家电卖场,记者看到这里销售的节能家电全都贴上了明显的补贴标识。补贴额度在几百块钱不等。
不要小看中央财政补贴的这几百块钱,这不仅鼓励了商家备货,调动了老百姓的消费热情,也让家电厂家顺势而动。
财政部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316亿元支持“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逐步建立了以照明产品、家电、汽车、电机等四大类产品为核心的推广体系,拉动消费高达5500多亿元。据测算,此次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举措有望拉动消费需求4500亿元,并实现年节能1170万吨标准煤。财政政策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调控效果也体现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上。
对于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效果,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刘光明感触可能更深。因为“天河一号”——这台2010年创造了全球最快计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它的应用前景当初并不被看好。
而国家财政用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大力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迅速扩大了我国对于高速度计算技术的需求空间,也使得“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有了用武之地。生物制药研究领域的华大基因,国家的投入达到了7个亿,他们现在可以用“天河一号”这种超级计算机做基因序列分析。
中国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上的适时调整,在中外经济学者看来,这是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今天中国社科院披露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提供了一份对最近6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综合评价。
(视频编辑:苏志刚 文字编辑:安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