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联播 >

[视频]陕西杨凌:土地流转转出“大田拼图” 现代农业催生“职业农民”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8日 19: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e49e72a96864e99f6f2a79e0bd5e8fc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大田拼图” 组合一家一户的分散耕地,变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用新技术、新成果孵化出现代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陕西杨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每天早上8点,杨凌五泉镇斜上村农民王宽心和60多位村民都会准时来到村旁的赛德高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上班。虽说干活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农田,干的也还是再熟悉不过的农活,但收入水平却比以前成倍提升。

    王宽心说,这主要归功于土地流转。现在他们不仅跟工人一样整点上下班,精耕细作的种植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  

    过去,由于耕地掌握在一家一户手中,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新技术、新品种很难在杨凌推广。2009年开始,杨凌在政府主导下启动土地流转,“土地银行”应运而生,新技术、新品种也就有了孵化、推广的条件。

    土地存入银行后,企业、本村村民或外地农民都可以租用土地,用以规模化经营。刚开始,村民们觉得,把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交给别人耕种,实在不放心。但听说这样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还有多项保障措施,这让不少人心动了。

    在斜上村,通过“土地银行”将土地流转,大棚菜和猕猴桃种植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规模效应使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同时,为了减少土地流转的盲目性、无序性,杨凌采取先规划后流转的方式。先从各乡镇展开,进而带动整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土地流转。如今,根据各地实际,杨凌全区的8万多亩农业用地已被划为八个功能不同的园区。

    土地流转还催生出一批职业农民。他们告别传统农民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明确分工、标准化和执行严格规章制度的农业生产。   

    如今,杨凌已有4万多亩土地像“七巧板”一样被巧妙拼合,形成了高产高效的新园区。30多家涉农企业和十多个高新农业项目正在杨凌搭建起从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到销售加工和物流配送的农业全产业链。

    (视频编辑:谢佳欣 文字编辑:吴卫平)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土地流转
  • 现代农业
  •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