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周刊 >

《新闻周刊》20110528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9日 00: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2c9de644d7b48d8a3727ba2d94d9c69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解说:

  进入5月,随着上网电价的调整,国内动力煤价格在国际煤价下跌的背景下,再次出现10-35元/吨不等的涨幅。这也意味着电网拿出来的2分钱又有一半流进了煤炭企业。煤价上涨引发的电荒,最终导致了煤价上涨,这如同悖论一样的结局,显然是一种提醒,占我国发电总量60%以上的火力发电,已经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局。

  王彤:

  发电,到了一个怪圈,这边也涨,煤价也跟着涨,最后还是不停地循环,不断地恶性循环。有些东西政策的东西可以改变一时,但是你要长远考虑的话,一个靠市场,一个靠能源调配,靠将来新技术不断地研发出来,不断地替代它。尽量地把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优化、升级,多使用清洁能源,少使用这种传统能源。

  白岩松:

  这一次让利虽然只有两分钱,但是起码让人看到,在发电企业跟消费者之间,还有个曾经旱涝保收的电网它也做了一点贡献,就如同每次油价上涨,出租车日子难过,要涨价就要涨到消费者这儿来。可是奇怪的是,中间那个出租车公司凭什么旱涝保收,从来不让利降份钱呢?这个时候人们早就明白,抢与让之间,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再调整,如果能抢的都是强势的人或部门,而让的都是弱势的人或部门,那不叫利益再分配,而叫劫贫济富。近一段日子,长江中下游持续的干旱,很多人眼巴巴地看着长江三峡,“放点水吧,大哥,放点水吧,解解中下游的渴吧。”

  短片三:雨季抗旱

  标语: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画面:死鱼遍地

  同期:原来是花的海洋,现在完全看不到,连一片荷叶也没有了。

  图片:全国旱情分布示意图

  国家防总抗旱一处处长 刘雪峰:主要原因还是天气的问题,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以来,降雨量偏少4-6成,个别地方偏少到7-8成,由于降雨少,导致江河来水少、原有水利工程蓄水消耗过快,造成抗旱水源紧张。历史上也有过这种情况,只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少,比较罕见。

  解说:在这个传统的雨季,南方五省的旱情却还在加剧。国家防总在召集各方会商之后决定,从5月20日开始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为下游补水,这也是三峡第一次参加抗旱。

  现场:三峡开闸放水

  画面:水位记录(三峡 葛洲坝…)

  瞬时水量(入库 出库)

  记者:这里是三峡大坝的下游,虽然看似一片平静,但是这里的水流量却在不断加大,到今天(26日)下午三点,三峡工程的下泄流量已经达到了每秒12760立方米,也就是说每15分钟,三峡工程下泄的水量就可以装满一座中型水库。

  解说:这次超常规补水会持续20天,三峡水位也会下降9米左右。防洪、发电、航运,本是三峡设计主要功能,但是在国家防总的一声调令下,发电让位于抗旱,商业利益让位于社会利益。

  画面:宜昌站补水前后水位

  国家防总抗旱一处 刘雪峰处长:长江中下游各站的水位大体回升幅度在1.3到2.61米,我们说的洞庭湖的城陵矾站回升了2.2米,鄱阳湖的湖口站回升了2.14米,补水的效果十分明显。

  解说:按照目前的调度,6月10日三峡将会停止超常规下泄,因为那时的水位145米,已经是汛限水位,再低就会影响航运安全,而这一天也正好是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的开始。

  中国水科院减灾所副所长 吕娟:如果天下雨了,那就是老天爷帮忙,如果那天再不下雨,后面继续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旱情就非常严重了。也不是说三峡不能再给了,因为145米下面还有水,如果有水再放的话,它就影响航运了,航运有可能就停了,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解说: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在20天非常规调水令结束之后,长江中下游依然没有等来期待中的雨季,那么三峡或许还需要再做一个艰难的决定,保航运还是保抗旱?

  中国水科院减灾所副所长 吕娟:那时候怎么办呢?这个东西所以大家应该值得警惕的,要考虑这种极端干旱应急的、备用的一些战略、措施,真的万一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应对,这个事情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