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琼):中国东北部辽宁省日前宣布,将在其境内的营口和大连海域建设两个无人机监控检测基地。这被视为是中国加强争议岛屿、岛礁空中监控与侦察能力的一项举措。专家表示,在钓鱼岛等争议岛屿,侦察和监视能力是中国“硬能力”的短板,建无人机航空监测基地是为加强对争议岛屿的控制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将有助于加强中国监控近海或远海目标。
近日,来自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消息说,辽宁省初步确定在营口和大连海域建设两个无人机航空监测基地,加强对近岸海域监管,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据了解,这两个基地将主要负责渤海及黄海海域的监测。
通过无人机来进行低空遥感监测是一种机动性强、成本低的专业化遥感监测手段,与现有海域航空监控手段相比,无人机可有效弥补现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现场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研究员杜文龙大校认为,与传统的有人飞机及卫星监测的手段相比,无人机具有续航时间长、侦察效率高等优势。在气象恶劣的情况下,无人机与有人机、卫星的配合将形成连续、高效的监控体系。
杜文龙介绍:“无人机相对于有人机来讲优势很明显,一个是续航时间比较长,不受人的生理极限的限制。另外,从它的能力来看,很多载荷,雷达的、红外的、可见光的都可以在无人机上进行加载,侦察效率比较高。另外,从无人的基本特性来看,它对恶劣条件、恶劣海况,能够成为有人侦察弥补的措施,就会形成一种连续的、高效的、长时间的监控体系和手段。”
在日本宣布所谓将钓鱼岛“国有化”后,中日间领土争端不断升级。外界猜测,中国打算使用无人机加强其在钓鱼岛等争议岛屿的主权主张,计划用无人机进行侦察行动,加强对附近岛屿的控制。而无人机航空监测基地此时开建,对中国控制附近海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