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中国同日本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17: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外交部网站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经贸关系

  (一)中日贸易

  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03年,日本连续11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被欧盟、美国超过,退居第三,2011年上半年被东盟赶超,成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

  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29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0.2%。中国出口额1210.6亿美元,增长23.7%,进口额1767.1亿美元,增长35%。中方逆差556.5亿美元。2011年1至7月,中日双边贸易额为1912.9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8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进口额1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据日方统计,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出口对象国。

  (二)日本对华投资

  日本是我第三大外资来源地。2010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1762个,同比增长38.2%,合同外资金额84.5亿美元,增长21.4%,实际到位金额40.8亿美元,下降0.5%。截至2011年8月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45364个,实际到位金额779.2亿美元。

  (三)日本对华资金合作

  1、日元贷款

  我国从1979年开始使用日元贷款。经双方商定,2008年前结束对华日元贷款。2007年12月,两国外长签署日本对华最后一批日元贷款换文,至此,日本政府累计向中国政府承诺提供日元贷款约33164.86亿日元(约合33 0亿美元),用于255个项目的建设。截至2010年底,我国实际使用日元贷款27884亿日元,已偿还本息17504亿日元,未还款余额17821亿日元。

  2、无偿援助

  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累计接受日本无偿援助1418.54亿日元,用于147个项目的建设,涉及环保、教育、扶贫、医疗等领域。2010年日本政府对华无偿援助金额4.92亿日元,项目1个,用于人才培养奖学金项目,共派遣40人赴日学习。

  3、“黑字还流”贷款

  1988年和1994年日本进出口银行两次向中方提供“黑字还流”贷款,共计1400亿日元。

文化交流与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一直保持民间文化交流。主要形式有文艺演出、艺术和文物展览、学术和人员往来等。其中,1972年上海舞剧院访日演出等一系列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979年12月,两国签署《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确定了发展两国文化、教育、学术、体育等方面交流的目标。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呈现出官民并举和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局面,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活动之频繁、内容之丰富,在与中国有文化交流的国家当中处于领先地位。中日文化交流呈现以下特点:一、共同文化渊源深厚,文物、书法、诗歌、水墨画、戏剧(京剧、歌舞伎)等传统东方文化的交流独树一帜。二、民间交流占据主体。据统计,目前民间文化交流约占文化交流总量的95%以上。

  近年来,双方在商业展演、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目前,日本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贸易伙伴之一。

  近年来,中日两国举办了众多大型文化交流活动。1999年我在日本举办“99东瀛行”活动,日方在华举办“日中文化友好年”活动;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共同举办了“中日文化年”活动。2007年为“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全年共举办300多场活动。2008年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双方开展百余项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实现4000名青少年互访,涉及出入境团组人数达12000多人次。2009年4月,两国领导人就建立“中日青年经济领袖对话机制”达成共识,11月23日,该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09年12月,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率领由140余名年轻议员及400多名后援会成员组成的大型代表团访华,开展交流活动。2009年12月,中国文化中心在日本东京挂牌成立。2010年2月7日至11日,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和江苏扬州举行。温家宝总理会见双方委员。2010年10月30日至11月5日,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日本新澙举行。日本首相菅直人会见双方委员。

科技交流与合作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双方于1980年签署《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建立起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此后,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官民并举的局面。特别是在应用技术合作方面成绩显著,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在中日政府间的科技合作主要包括:根据《中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开展的合作,在政府科技合作协定框架下两国政府部门的对口合作(包括部门间签署的合作协议等),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渠道的技术合作以及《中日核能合作协定》等。此外,双方许多部门、地方、研究院所、大学都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国科研人员的交流、开展合作研究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近年来,伴随中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双方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合作发展迅速。2007年底福田康夫首相访华时双方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合作的联合声明》。

军事交流与合作

  中日两国于1974年互设武官处,70年代末开始军事交流,关系发展良好。1989年后两国军事交流一度中断。1995年日本防卫厅参联会主席西元彻也访华,中日军方高层交往得以恢复。1998年实现国防部长互访。2000年实现两军总参谋长互访。2007年8月,国防部长曹刚川访日。11月,中国军舰在二战后首次访日。1997年至2008年,中日防务部门举行了8次安全磋商。中日双方还在防卫医学、院校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交流。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访日时,双方同意加强防务交流。2008年6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对我国进行回访;9月,中国空军司令许其亮访日;10月,海军司令吴胜利访日。2009年3月20日至21日,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访华。7月13日至1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赤星庆治访华。2009年11月5日至9日,中国海军训练舰“郑和号”访日。我国首次邀请2名日本海上自卫队学校学员随舰全程航行训练。11月26日至12月1日,国防部长梁光烈访日。2010年2月,日本陆上自卫队参谋长火箱芳文访华。2010年6月,中日中青年军官互访交流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10月,国防部长梁光烈在出席首届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同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进行了短暂交谈,就积极推动两国防务交流达成共识。2011年6月,国防部长梁光烈在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举行会晤。7月,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日本防卫省事务次官中江公人在东京举办第九次中日防务安全磋商并会见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

 

热词:

  • 中国
  • 日本
  • 经贸
  •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