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走基层》重点反映“百姓所思所感”
系列报道《走基层》 始终注重结合200余名记者在基层一线的深入捕捉,开掘热点新闻题材与“百姓所思所感”的融合点,以原生态的环境探访,强化报道感染力。一是在人物选取上,抛弃概念化与典型化模式,还原新闻人物朴实、生动的形象;二是丰富运用新闻人物的同期声、采访的现场声,展现鲜活的人物性格;三是强化记者对于新闻报道的融入感,在强化节目体验性的同时,形成人文关怀氛围《走基层》系列报道挖掘热点题材强化感染力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与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报道相结合,加大对涉农问题的报道力度,推出“走基层”系列主题报道,包括“走基层 边疆行”、“走基层 访民生”、“走基层 看市场”等系列内容。通过鲜活事例,集中展示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展示各地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就。根据统一规划,从本周起,财经频道在《经济信息联播》、《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等栏目统一挂标播出相关报道,并滚动播出宣传片和导视。
民生题材新闻强化视角拓展与表现力
围绕近期民生热点,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注重视角的拓展与表现力的强化,展开内容丰富的报道。针对“北京交通治堵”,以多种出行方式的体验、路况随访等方式,整合各地记者站采制的“治堵良方”新闻短片。汇编海外记者围绕“各国主要城市治堵措施”发回的报道,体现信息的参考功能。针对“北京医疗用血紧张”,记者探访多家医院用血短缺等现象,采访医疗机构负责人与卫生部发言人,多方面剖析“血库告急”深层次原因,呼吁健全相关体制。针对贵州旱情,记者深入旱区一线,捕捉“村中老人辗转山路挑水”等细节,并记录当地民众就“吃水难”编唱的小调,以“原生态”表达增强报道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财经频道走进璧山县座谈《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近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负责人及电视理论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主创人员一行走进重庆璧山县,与璧山县社会各界代表座谈《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并赠送节目光盘。县领导及各界观众代表认为,节目反映民生,贴近民意,打动人心,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十几家媒体到现场采访报道,重庆市门户网站华龙网进行图文直播。此次活动是《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走基层座谈的第一站,财经频道还将选择部分市县开展活动。
网络传播中心运用群众语言网络语言增强吸引力
网络传播中心成立“走转改”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中心主任汪文斌要求,一是着眼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大局;二是加强网络编辑、记者培训,包括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业务能力;三是坚持深入基层、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发挥30个新闻基层站点作用,运用群众语言、网络语言,创新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提升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网民爱读、爱看、爱参与。
中国电视报六项措施推动服务读者工作
中国电视报社提出六项落实措施:宣传央视风貌,展现活动亮点;深入采编一线,了解栏目需求;开门虚心求教,广泛征集意见;结合“三教”活动,营造业务氛围;积极开展走访活动,调研市场动态;发行下到基层,掌握一手资料。社长郭卫翔强调,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切实宣传好我台节目、服务好全国读者。(中央电视台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