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导盲犬屡屡遭遇出行尴尬
央视网(记者李德尚玉 报道)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平亚丽出现在鸟巢时,一手举着火炬,一手牵着导盲犬,世界为之感动。这也是北京的第一只导盲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导盲犬在京城所受的待遇却不尽如人意。
7月23日清晨,名为“甜品帝国”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图片消息称,7月22日下午,在北京地铁站10号线天通苑站点,一名盲人带着导盲犬欲乘坐地铁,但遭到该站全体工作人员的阻拦。“甜品帝国”在微博里表示,该盲障人士经过1个多小时的交涉,最后流着泪离开,最终也未能乘坐地铁。地铁站工作人员阻止这位盲人乘坐地铁的原因是,导盲犬属于动物,而根据北京地铁站的相关规定,乘客不能带动物乘坐地铁。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尝试与网友“甜品帝国”联系。但这位掌握真相的网友在媒体面前选择了失声,在记者多次询问之下仍然保持沉默。
不过,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政策研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向央视网记者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昨天(7月22日)下午我们的确接到电话求助,称一名盲人希望将导盲犬带入地铁,但遭到阻拦。”
另据北京市东城区盲人协会主席陈燕透露:“五号线天通苑站曾经拒绝导盲犬11次。”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服务犬,可为盲人的生活提供帮助,引领盲人出入公共场所等,号称“盲人的眼睛”。地铁方面不让盲人携带导盲犬乘坐地铁,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他们乘坐公共交通的权利。央视网记者连线北京地铁公司,然而相关人员对这一事件不置可否,同时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任何允许导盲犬进入地铁站的相关规定。
“目前我国的确没有出台允许导盲犬乘坐地铁的规定,”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的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说,“我们也爱莫能助,只盼望政策能早日出台。”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残联一直以来都在呼吁完善对盲障人士在公共场所的相关服务。
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显然,这条模棱两可的规定,对北京地铁来说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实际上,在其他公共交通领域,导盲犬早已不再是禁入对象。民航局运输司于2009年颁布的《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规定,航空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应允许服务类犬在航班上陪同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乘机。2012年,我国各省市纷纷下达实施《残疾人保障规定》,允许导盲犬跟随主人乘坐公共汽车。
据悉,目前至少有3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对盲人使用导盲犬提供法律保障。在这些国家,盲人可携带导盲犬出入所有公共场所,以及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以美国为例,除有安全或卫生标准要求的特定区域(无菌场所)外,一般公共场所或工商业单位,都必须允许导盲犬进入,包括正在训练中尚未毕业的“学生犬”。也就是说,在美国,正常人可以去的地方,盲人和导盲犬都可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