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转变投资风格,调整基金重仓股,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背后,是基金经理们欲重现2004年基金重仓股逆市暴涨的“荣耀”。他们渴望,如果能够精准把握A股的未来方向,利用重仓股的精彩表现令基金业绩逆市上扬,基金业在市场中不断“失重”的话语权将渐渐回归,基金经理则从市场的“配角”翻身再成“主角”。
王刚对此抱有热切的期望。在他看来,目前逐鹿A股市场的各种机构投资者中,没有哪一家拥有公募基金业如此雄厚的投研实力和如此规范的投资流程,虽然公募基金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占A股市场的比重在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募基金业的投资能力也随之下降。“我有比较强烈的信心,认为在未来数年里,基金经理们的专业投资能力将会在A股市场所有的机构投资者中得以凸显,持有人将会从丰厚的回报中逐步恢复对基金业的信心,这或许是基金业下一个大发展的契机所在。”王刚说。
不过,在外界看来,基金重仓股如2004年那般的辉煌或难再现。某券商分析师指出,在2004年,由于机构投资者稀少,基金资产占A股市场的比重也较高,基金经理在个股走势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呼风唤雨”,这是造就2004年股票型基金业绩大幅度超越大盘指数的根本原因;但在目前市场状况下,基金资产占A股市场比重不断下降,对个股的影响力以及对其他投资者的市场号召力均有大幅下降,不再可能出现2004年那种强行拉升重仓股并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的情形。
“必须承认,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确实比其他机构更雄厚,但这并不是基金业绩可以独立于市场自我飙升的理由。现在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化,机会和风险的分布也更加均匀,基金公司唱不了‘独角戏’。”该分析师表示,“不过,从选股的角度来说,如果熊市仍然持续,基金有可能凭借精选个股的能力获取更多超额收益。但我个人认为,整体而言,基金业绩不会超越大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