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枣庄7月24日讯(记者马明)24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枣庄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据了解,在去年枣庄市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基础上,2012年又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以奖代补”和“以奖促治”投入机制,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农村环境监测监管等工作。
同时,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枣庄市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全市开展环境空气PM2.5监测。枣庄仓峄铁矿带是山东四大铁矿田之一,存在着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此市财政部门组织开展了2012年中央财政矿山地质环境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目前,项目已由中央部门审批通过,先期拨付枣庄市中央财政治理专项资金9000万元。该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1月和2015年12月,共分4期实施。治理工程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在治理区内,有效增加治理区内的林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最大限度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新增林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之和不小于治理区域面积的80%,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治理区域面积的45%。
此外,为调动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改善生态环境,市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