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成都7月12日电(姚永亮、陈健)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在今年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创新实施“党旗引领工程”,将全县16个党建精品示范村、9个后进村及统筹城乡党建综合试点镇双桥镇的全部村确定为首批“党旗引领工程”项目村,选派34名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到村任职,任期三年,帮助指导派驻村党建上水平、经济上台阶、管理上层次。
“县级部门党组(党委)书记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且善于抓管理、抓发展,选派他们兼任村‘第一书记’,目的就是要以更强劲的动力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城乡一体共促共荣。”丹棱县委书记钟维钦说。
12日上午,丹棱县张场镇文武村党支部书记吴学均,带领班子成员来到丹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该局班子成员一起研讨如何加快文武村发展和有效开发利用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等问题。而在11日,丹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叶晓梅,又一次抽空前往文武村了解村道建设进展并与村班子研究解决村上遗留问题。这是叶晓梅自今年5月18日起兼任文武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第7次到村上办公。
帮助文武村“发展优质桃200亩、茶叶100亩,新发展规模化养殖户10家,发展养鸡林地100亩、年出栏30万只。”这是县委下达的工作任务。“每个任务都是硬指标,必须实打实地去完成。”叶晓梅说。
如何避免“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间的“角色矛盾”?丹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枫说,县委明确提出“第一书记”的职责是“引领不替代、帮忙不添乱”,村党组织日常工作仍由支部书记主抓,“第一书记”则重点做好“四个引领”:思想观念引领、发展理念引领、工作作风引领和攻坚破难引领。
丹棱县在让书记局长“沉”下去任职“第一书记”的同时,还大力实施“村组干部‘走’上来”活动,通过努力“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从今年5月起,轮流安排派驻村的村干部和优秀党员到“第一书记”所在部门学习,由部门根据该村发展实际制订学习计划,并指定一名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部门干部对其进行“1+1”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技能、提升能力。并从每个村的农村实用人才、种养大户中挑选2至3名有活力、有思路的年轻人,作为村后备干部由“第一书记”负责帮带,培养一批充满活力、拥有知识技能的农村基层骨干队伍。
目前,仅有16万多人口的丹棱县已从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党员143人,从党员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20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中培养村干部2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