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食客走后,餐桌上的剩菜。
生活报7月3日讯 生活报与省文明办、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旅游局及哈尔滨市文明办共同发出“诚信经营文明用餐”的倡议后,哈市多家餐饮单位积极响应。2日,记者走访了一些餐厅,就餐时大声喧哗、过量点餐、餐后不打包等陋习仍然大量存在。
镜头一:
大声喧哗
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道里区田地街上的一家饭店。午饭时间,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饭店内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有人高声催促服务员“快点上菜”;有人大声聊天,不时伴着“爽朗”的笑声;旁边还有人不断地“吞云吐雾”,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镜头二:
过量点餐
12时30分,记者进入道外区一家中型餐厅时,四位身型瘦弱的女士正在点餐。在没询问服务员菜码大小的情况下,四人点了6道菜后还要点。在服务员的提醒下,四位女士才停止点菜。记者观察,四位女士仅食用了不到一半的食物,有的菜仅动了几口,且就餐后没有打包带走。店内服务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这样“大手笔”点菜的顾客,有人在服务员提醒后,减少点餐量,有的人则坚持过量点餐。
镜头三:
剩菜不打包
13时许,在道外区一家餐厅,两位女士结账后离开。记者看到,她们桌上的饭菜剩了大半,但并无打包带走的意思,店内服务人员也没有及时提醒。服务员说,午饭时间,经常有人就餐后不打包,“下午还要上班、办事,可能带着不方便。我们只好倒掉。”为此,午饭时段店里总会倒掉很多剩饭剩菜。
倡议:“食为天礼为先”
省文明办相关人士表示, “民以食为天”,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在饭店诚信经营的同时,食客也应文明就餐,注重餐桌礼仪,不吸烟、不喧哗,用公勺、用公筷;健康用餐,不暴饮、不暴食、不劝酒、不酒驾;节俭用餐,按需点菜,吃剩打包,树立“食为天、礼为先”的餐桌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