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鸡蛋近一个月来价格突然上涨,而且,不仅仅是鸡蛋,大蒜价格最近也再度波动,农副产品短期剧烈的价格波动,不能不让人担忧通胀是否会再度抬头。
应该说,从短期的角度看,通胀或仍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以5月为例,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食用农产品价格已经连续第四周下降,而生产资料价格则已连续六周下跌,目前市场也普遍预期5月CPI将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天气炎热程度的上升,部分农副产品的供应受到影响,其中蛋类价格已经在5月份有所反映,水产品等由于休渔期的影响,供给也将下滑,未来仍存在价格上行压力。
而与短期供给因素相比,笔者认为,市场投机带来的通胀压力或更值得关注。虽然近期鸡蛋价格上涨有供给因素的影响,但如此快速且大幅的上涨很难完全用供需矛盾来解释,特别是在前期鸡蛋价格仍处于趋势性下降的情况下,市场的力量如此强大,难免让人心存疑虑。此外,据媒体报道,在蒜价再度波动的背后,亦有炒作的背影――有的河南新蒜进入新发地市场以后,听说山东大蒜的收购价高于新发地市场的销售价,蒜车掉头离开新发地市场,把大蒜销往山东蒜区。而山东蒜区云集了一批收购大蒜的新手,纷纷在山东设点收购大蒜,泡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笔者认为,虽然鸡蛋、大蒜等产品对于食品价格整体影响有限,但如果这股炒作之风继续蔓延,难免会有更多的农副产品跟风炒作。
食品类价格特别是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曾对CPI上行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半年前,多地曾爆发过生猪疾病,虽然前期在养殖企业加大屠宰量的影响下,猪肉价格未见上行,但波动风险仍在。现在如果有更多的农副产品价格出现上涨,很可能会诱发市场对生猪价格上涨的预期,这对于未来一段时期的通胀走势将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近期的鸡蛋等价格波动引起重视,对于可能存在的囤积炒作现象需及时调查惩处,同时应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督体系,将投机炒作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摘编自6月5日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