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获牌企业扩容至百家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6日 18: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解放牛网电子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央行今天正式向支付宝等27家企业颁发首批 《支付业务许可证》(以下简称:第三方支付牌照)。至此,在一年时间内,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达到101家,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规模更是扩大到2万亿的数量级。

  据悉,除已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101家企业外,另外还有143家企业已经进行了央行的备案,等待发牌。

  “在获牌企业和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明确了身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和银行在合作创新方面的速度在大大加快。快捷支付兴起并成为整个行业的主流支付方式之一,无线支付、 O2O线下支付等新的形态也正崭露头角。事实证明,正确的监管并不妨碍创新,而应该是创新的保护者和推动者。”业内人士表示。有关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各种细则也逐步出台或进入征求意见的阶段。2011年10月,央行公开发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1年11月,央行公开发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12年1月又公开发布了 《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管理措施不断细化,也大大削弱了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为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数据显示,2011年,整个国内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市场的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同比增速甚至略微超过2009年及2010年的数据。

  发牌企业的增多也并没有改变主要支付企业的格局。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7760亿元,支付宝仍以47.8%的份额稳居市场首位,财付通以20.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9.1%、7.6%和7.5%的市场占比分居第三至五位。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已逐步清晰,各家企业正逐步寻找到各自的立足点及独特的行业优势。

  过去一年里,第三方支付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合作和产品创新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11年,支付宝联合国内外众多银行推出快捷支付服务,用户无需开通网银只要拥有一张合作银行的银行卡就能便捷安全地完成。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将网上支付的成功率从60%大幅提升到90%以上。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000万,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支付宝每天总交易笔数的比例已经稳居50%以上。银联、财付通等业内企业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快捷支付服务。这种新的支付方式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成为国内主流的支付方式。

  无线支付成下一个焦点。据悉,2011年至今,支付宝、银联、快钱、汇付天下等多家互联网支付厂商都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在远程支付乃至近场支付方面进行布局。而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成立支付公司,移动近场支付的试商用城市不断增加。目前支付宝的无线支付已经覆盖了市场上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超过3000万,使用过支付宝应用内“安全支付”的手机已经突破1000万台,且以每天新增9万台的速度扩张。

  跟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的门槛无疑更高。目前101家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中,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的企业有49家,而获得移动支付牌照的仅有27家。业内人士认为,移动支付除了需要在技术上适应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需要更简洁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同时要有打通众多银行资金流的能力。

责任编辑:杨华龙

热词:

  • 支付宝
  • 第三方支付
  • 付通
  • 获牌
  • 企业
  • 扩容
  • 央行
  • 移动支付
  • 互联网
  • 汇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