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王希 王优玲)商务部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84.01亿美元,同比下降0.74%。这意味着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FDI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
统计显示,1至4月,中国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7016家,同比下降13.9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8.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8%。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5日在月度例行记者会上分析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出现负增长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全球直接投资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从国内因素来看,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中国经营成本优势有所减弱。
联合国贸发会议4月12日发表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出量约为1.6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但与2007年的峰值相比仍有25%的差距。虽然今年全球FDI流出前景将持续改善,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跨国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经济的低迷对欧盟国家对华投资影响很大。统计显示,前4个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19亿美元,同比下降27.9%。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得全球FDI的‘蛋糕’变小了,而美国、欧盟等鼓励产业回归,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国家纷纷加大吸引外资的优惠力度,使得国际资本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流。”商务部研究院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说,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绿色环保节能的硬约束,中国利用外资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
很多外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这些变化。以成本上涨为例,2012年中国美国商会首次在其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的问卷中提出“人力成本上涨是否会影响企业运营”这一问题。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认为人力成本上涨会影响企业运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