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时代先锋:抢占军事科研前沿阵地
――记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
龙年伊始,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信息化成果,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战场态势一览无余,各种指令直达作战单元――
这个所近年抢占军事科研前沿阵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仅“十五”以来,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
“面对断代性革命,要挺起脊梁”
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官兵深知:“信息化是一场断代性革命,充满严峻挑战。要想在空前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当年,我军信息化尚处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建设时期,各军兵种独立建成的信息系统有数百种。因技术体制不同,彼此无法互联互通。“统”不起来,成为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最大“瓶颈”。
时不我待。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官兵深入上百个单位调研,记录技术资料笔记100多万字,撰写论证报告850多万字,构建了数千种软件的技术模型。他们向军委、总部郑重建议,从顶层抓起、自上而下推动,采取综合集成的办法,研制一项系统成果,把我军信息化建设“统”起来。
军委果断决策,将这项研制任务交给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业内一些资深专家态度审慎:“全军信息系统数百个,要把它们统起来,面临体制和技术双重障碍。短时间内,你们一个研究所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吗?”
许多人彻夜难眠。
时任所长王建新的回答掷地有声:“搞科研就像打仗,国家和民族都不允许我们当孬种!杀出一条血路来!”
所党委带领官兵,层层立下军令状。科研大楼,犹如大战将临的指挥部。为加快研制中国自主的这项系统成果,快退休的老专家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争分夺秒;刚毕业的大学生,进所即进项目组,转战南北。各个研究室支起行军床,官兵攻关累极了,就在上面歇一下,马上再干。他们牵头组织各军兵种、战区、科研院所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个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经过夜以继日的奋战,终于打通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这一“血脉”,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建新作为项目代表,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