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又是一个夜晚,深圳湾海域上只有几盏航标灯若隐若现,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巡船的船舷,然而船在晃,执法人员的目光却不能晃,因为作为国家重点能源工程项目之一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港深段正在深圳湾海域紧张施工,为了完成这段全长29公里的海底管道,几十艘施工船只日夜游弋于此,给通航秩序造成巨大压力,一旦其中有未经审批的船只浑水摸鱼,就会给施工带来巨大隐患。
管道施工考验通航秩序
对于深圳海事局西部执法大队队长周雪琴来说,这几个月来,工作已不再有白天黑夜之分,整日沉浮海上已经成为他工作的常态。不过,如此加班加点的并不止他一个,很多执法人员都为了“护航”一项重大工程而放弃了休息。
2011年11月24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在深圳通气点火,从此来自遥远的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得以惠及一千多万深圳市民,然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此时还在翘首盼望,期待着天然气早日源源入港。
按照规划,入港管道全长29公里,将穿越深圳西部海域多条主要航道和高速客船航线,毗邻多个锚地及采砂、修船作业水域。工作预计挖泥回填工程量约1800万方,要求在2012年6月底之前完工。
一边是海底管道紧张施工,一边是各类轮船穿梭不息,如何在施工过程中维护施工海域的通航安全,对于深圳海事局来讲,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周雪琴告诉记者,管道工程日夜施工,有些违规船只会在深夜偷偷施工,因为担心被查,他们在作业时经常会关掉灯光,这时如果有货船行经这块海域,就很容易发生撞船危险,所以执法人员必须彻夜巡视。
为此,海事局巡查执法支队专门成立了西气东输二线海底管道工程水上现场监管领导小组,下设现场巡查组、应急救助组、船艇装备组、后勤保障组。支队的计划是让各小组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为二线工程能完美收官做出自己的贡献。。
像扫雷一样严阵以待
2012年4月10日夜,周雪琴像往常一样和几名执法队员到施工海域进行巡逻。这时已是深夜十二点,茫茫的夜幕笼罩着海面,不过,这些执法人员早已将辖区的每块区域烂熟于心,他们在辖区来回巡弋,不放过任何一条可疑的船只。
或许是经历了此前的长期整顿,时至凌晨一点时,仍然一切正常。然而,执法队员们并没有大意,他们紧盯着海面,像扫雷一样始终严阵以待。
不久,目光敏锐的周雪琴发现有一条施工船只看起来鬼鬼祟祟,于是他大喝一声,“查”!海巡船随即吹响了号笛。“前方船舶请停下”,船艇扩音器里响亮的声音撕裂了周围海面的宁静,也让船上的执法人员们变得异常清醒。探照灯直射过去,那艘施工船放慢了船速。经过耐心细致的操作,海巡船艇靠上了施工船。执法人员在黑夜里冒着危险徒手攀上施工船艇进行检查。出示执法证,询问,发现并确认违法事实,做好笔录,开单据,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白天驾轻就熟的一系列工作到了晚上照样信手拈来。
查完这艘船,周雪琴朝手表一看,已是次日凌晨两点,这时寒冷的海风更加呼啸刺耳,然而执法队员们却不能躲进船舱里稍微休息一会,因为越到凌晨,非法施工的船只就越多。而在经历了一整夜的巡航后,对于疲惫的队员来说,清晨那第一缕阳光或许就是最欣慰的褒奖。
统筹:吕冰冰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郭彪
通讯员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