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进入3月之后,不少市民抱怨之前常买的理财产品收益一度“跳水”。然而,在3月最后一周,记者发现一度沉寂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度活跃起来――100天以内的银行理财品收益率重新跃升到5%以上。分析人士认为,部分银行因存贷比考核依然面临头寸紧张的问题,不过目前投资渠道有限,相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必然很受欢迎。
“本行本周推出多款理财产品,38天期预期收益率5.3%-5.5%;66天期预期收益5.6%-5.8%;90天期5.8-6.0%,以上产品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最近,记者在一家商业银行营业部看到,该银行将理财产品收益率打在了滚动广告上招揽客户。
而上网查阅近期发布的理财产品发现,工商、浦发、民生等银行在本周推出的理财产品中,低于100天以下的预期收益率普遍达到5%,这些理财产品的认购期均在3月26日至3月28日,29-31日为起息日。而在一周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多在4%至4.5%之间。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央行两次降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流动性,但在月末、季末存贷比考核的压力下,仍有部分银行感到头寸紧张,所以导致了在收益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月末拉升收益为考核冲刺。
以反映银行资金面紧张程度的国债回购利率为例,近期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节前效应。其中一天期GC001涨209.1%,收益率最高触及5.10%,GC004昨日也大涨27.65%,收益率最高触及5.88%。
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周期性“缺钱”的情况虽然与以往雷同,但兜售产品并不需像以往那样费力――在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反而紧俏起来。
“在理财产品收益普遍走低的情况下,这时推出的高收益产品尤为能吸引关注,上柜没两天就卖完了。”上述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金陵晚报记者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