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理性评估基金历史业绩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01: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兰波

  “多长时间赚这么多收益,你深入了解过吗?”臧叔见同事老崔在基金投资上获利不菲,不由得也想参与一把,却被关嫂戗了一句。

  “一年?”臧叔脱口而出。

  “想得美!”关嫂打消了臧叔乐观的预期。

  “基金是专家理财产品,需要时间保证?”臧叔有点疑惑。

  “能不能取得高收益,关键看怎么评估基金历史业绩,把握历史业绩形成的机理。基金历史业绩看似是瞬间的净值表现,其实是长期有效管理的结果。基金管理人不做长期的投资运作,不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哪来这么多的利润?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未来。把握基金历史业绩的过程,是了解基金未来走势和变动规律。货币市场基金讲究收益的日积月累,盲目追求高收益不合适。认购期购买保本型基金,需要以付出持满三年避险期的时间为代价,保障本金安全。债券型基金通过债券投资,赚出稳定收益。筹措子女教育金及养老金,不选择指数型基金,难圆梦想。不注意花时间观察价格和净值表现,参与ETF、LOF及分级基金,不容易把握套利机会。”关嫂详细分析道。

  “选净值低的基金不就行了?”臧叔问。

  “低价基金不可靠。只有构建基金产品组合,才能降低投资基金产品的综合成本,让时间产生价值。诸如家庭资产要采取‘三分法’,即在银行存款、保险及资本市场之间进行分配,投资基金还应在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之间分配,就是有效分配时间的具体体现。只要持有时间许可,在投资者可承受风险范围内,投资哪一种基金,都应当认为是较低成本的投资,不应当在不同类型基金产品净值之间盲目进行成本对比。”关嫂说。

  “有时间就可高枕无忧了?”臧叔充满好奇心。

  “风控在先。严格遵守(100-年龄)法则,控制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分割资金,是分享多种投资产品带来投资效益的过程。运用定期定额投资法,使购买基金成本得到持续性管理,让投基时间运用更具体。这两条是重要的风险控制规则,能有效管理基金产品成本。”关嫂说。

  “资金和时间需贯穿整个投基活动?”臧叔追问。

  “基金产品历史业绩是资金和时间创造的结果。投资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投基时间的有序性、周期性、综合性、价值性、实用性、紧迫性、多样性、流动性、单一性和延续性原则,不断进行基金产品历史业绩的客观性评定,寻找基金净值伴随市场环境变化、时间推移、基金管理人投资风格变化呈现的波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者明白,哪些历史业绩好的基金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时间锤炼,采取后续补仓等管理;哪些年龄阶段的投资者需要采取分散投资组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类型基金产品的优势,通过时间安排,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哪些基金产品,是与时间的赛跑,需要踏准市场节奏操作。”关嫂拿出时间管理的看家本领。

  “看来基金的历史业绩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臧叔产生了共鸣。

  “当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一位投资者基金投资成功与否,看他对待基金产品历史业绩的态度,执行基金产品投资的程序,检验基金产品投资上的规范性。因为历史业绩,能够判断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诚信度,体现基金管理人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管理过程中时间运用价值最大化。”关嫂提醒道。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基金产品
  • 基金净值
  • 业绩
  • 基金管理人
  • 股票型基金
  • 保本型基金
  • 理财产品
  • 类型基金
  • 债券型基金
  • 基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