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苏宁终于成为行业领跑者,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苏宁从此可以一劳永逸?
没有强有力的对手,只会迎来一种可怕的结局。如果没有百事可乐的存在,便成就不了今天的可口可乐。竞争,对于所有企业意味着威胁,但也意味着发展的动力。
“历经多年发展,在全体苏宁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之下,在苏宁即将迎来第二十个年头的时候,苏宁的整体竞争优势终于进一步确立。这一点虽然值得欣慰和骄傲,但同时更需要警醒。我们需要的,不是欢庆,不是歌舞升平,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一位媒体的朋友曾问我,过往的20年,在许许多多业内同行、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的企业纷纷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寂寞?苏宁没有时间寂寞,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战略要更加明晰。多年来,正是清晰的企业战略成就了今日的苏宁。驱使我们前进的,是坚定的使命感以及强烈的危机感。”张近东如是说。
张近东指出,虽然中国本土家电连锁企业目前在行业内处于主导地位,但和国外的同行相比,中国家电连锁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与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的海外家电连锁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目前海外家电连锁企业也正在逐步染指中国市场,狼不是要来而是早已经来了,只不过形式比较隐蔽而已。为此,苏宁应对不断改变的大环境和自身的市场定位,正逐步调整业务模式和与合作伙伴的关系。2009年3月16日,刚刚参加完“两会”的张近东一回到南京就连夜召开了一次“营销变革”会议,直至凌晨5点。苏宁邀请罗兰 贝格等多家咨询公司,共同探讨如何重新整合业务和管理模式。在讨论到“做到行业第一的时候,苏宁应该怎么做”时,张近东非常坚定地说,一定要有自己的规划,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实现营销的大变革。
苏宁究竟为什么要进行营销变革呢?
具体的原因在于中国家电行业的渠道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苏宁规模化发展和行业地位的提高,苏宁作为渠道商,其销售规模、人员规模、投资规模超过了传统的大型家电制造企业。过去厂家规模大,苏宁可以信赖也可以依赖上游的厂家,现在苏宁要继续保持发展,过去习以为常的行业惯例沿袭不下去了。比如,苏宁开店,厂家提供促销员、样机和广告费用等资源协助,但随着苏宁店的区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三四级市场,厂家没有能力跟进投入,自然也就不愿意投入。如果这时还要强人所难,硬要工厂派驻人员,厂商矛盾肯定会恶化。
在这种背景下,苏宁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和自己内生型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进行营销变革。苏宁营销变革具有怎样的含义呢?其实就是要真正形成苏宁强大的营销能力,改变自己的采购和销售模式。
20年的时间,全面领先于行业,抢滩香港走向海外,收购日本同行走出国门……苏宁凭什么?推动苏宁这样高速发展的背后的力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