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透露,今年武钢准备建万头养猪场,而且年内就出栏。“钢铁侠”养猪种菜,这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钢企向“非钢”转型计划的一部分。(中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
武钢是国内老牌钢铁巨头,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多年稳坐国内钢铁业的第二把交椅;2011年,武钢钢产量在国内排名第四(河北钢铁、上海宝钢与辽宁鞍钢分居前三位),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位,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业巨无霸。同时,武钢还是全球五百强企业,2011年在全球五百强中位居第340名。
但就是这么一个“钢铁侠”,居然从今年开始养猪种菜,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一个全球排名第五的钢企,不去增大钢铁产能,继续做大做强,却跑去办养猪场,这到底是哪门子生意经呢?
诚如武钢总经理邓崎琳所说,中国钢铁生产行业年销售利润率已不到3%,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从2007年至2011年,中国钢企销售利润率分别为7.26%,3.23%,2.46%(金融危机因素),2.91%和2.76%,这无疑是武钢转型的一个大环境。而且,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按粗钢表观消费量在6.88亿吨左右计算,产能过剩率约已达到122%,这无疑也是促成武钢转型的一个因素。第三,国内钢铁企业近年来无序竞争,数百家钢铁企业都在技术含量低的粗钢生产上扎推,钢产量固然上去了,但却对世界市场上的铁矿石定价、钢材价格没有话语权。
在这个时候,武钢谋求转型,虽属不得已而为之,却是明智之举。一方面,持续微利运行的尴尬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共同难题,武钢选择转型,是一种积极的做法,而不是消极做法;另一方面,受到成本高企、需求低迷和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钢铁行业“高成本、高库存、低售价”的压力有增无减,钢铁企业微利或亏损运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与其大家仍然挤在一起恶性竞争,不如改弦易辙,降低风险成本。
武钢选择养猪,虽然听来有些荒诞不经,却让我们看到这家企业难能可贵的企图心。要知道,这么一家有着五十多年历史、几十万员工的庞大企业,就如同一艘航空母舰,能在风浪中不断调整航向,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再说,这么一家大企业,竟然勇敢地走入养猪、种菜等新领域再造自己,也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武钢养猪,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沉重和郁闷,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家大企业在钢铁行业行将步入“寒冬”之际,正在积极进取。
这么说来,武钢养猪,算得上是一个蓝色的幽默。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