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养老金并轨,宜早不宜迟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19: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法制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王石川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三倍之多。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看来,“双轨制”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3月4日央广经济之声)。

  日前,在人民网进行的“2012年‘两会’十大热点话题”网络调查中,“社会保障”已经连续三年居网民关注度首位,超过90%的网民认为应提高养老金涨幅。实际上,自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涨7年,但仍然无法让人满意,究其原因,物价虚高架空了养老金上涨的制度性善意。而最关键的是,由于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远远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抛后。统计显示,企业退休人员连涨7年养老金才是同等条件下公务员的三分之一,这无疑加重了企业职工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

  民众的心声,就是代表委员的响应。实际上,代表委员早就关注了养老金双轨制,比如在2006年、2007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委员提交提案。这几年,每年都有代表委员关注这一话题。据报道,在今年的“两会”上,目前已有几十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国家尽快解决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偏低问题。

  养老金问题之所以年年提,年年动静不大,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所言,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有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如果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受阻停滞,那么公务员养老金改革岂非更受阻?

  养老金既是社会对一个人贡献价值的评价,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安度晚年的“养命钱”。如果说没退休前,在工作上待遇应有所差别,但退休后依然差别悬殊,显然就背离了公平正义。改革养老金双轨制,难免引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微词,但不能因为有了少数人的微词就停止改革的步伐,抓住当前深化改革的良好时机,捍卫公共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当然,还应该看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割裂、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都是各自为政,换言之,不仅企业职工养老金与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相差很大,农民养老金与之相差更大,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仅为4.8%,城市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78%。很显然,养老金并轨,不能忽视农民这一庞大群体。

  养老金制度怎么办?有识之士提出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万变不离其宗,先改起来,争取最快时间内一步到位,这是民众呼声。只有改起来、改到位,养老金制度才不会成为每年全国“两会”网民最关注、代表委员很纠结的话题,也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养老金制度
  • 两会
  • 双轨制
  • 并轨
  • 社会保障
  • 代表委员
  • 企业退休
  • 农民
  • 涨幅
  •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