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2月27日召开的山东省滨州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坦陈去年的政府所提出的承诺中有3项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期完成,并向与会代表深鞠躬致歉。(据2月29日《工人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在报告中既要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总结,对下一年的工作计划、打算提出合理化对策措施。
山东滨州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为100大项187小项,完成率98.4%,这样的成绩本应是政府的政绩;但是市长张光峰却把城区集中供热、市民文化中心等未了结的3项承诺着重指出,并当众向全市人民深鞠躬致歉,表明了新一届政府班子的信心与决心,让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亲民为民、高效务实和责任担当,看到了滨州市更加美好的明天。就是这“深深的歉意”,才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新年伊始,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如雨后春笋办涌现,但像张光峰市长这样因政府3件未完成承诺而躬身致歉的为数不多。难道是各地政府对民众的承诺事项全部兑现?实则不然。更有甚者,恬不知耻,把政府工作报告说的天花乱坠,把政绩牛皮吹破。一项项民生工程写进了报告,只停留在文件上、纸上,而没有抓在手上;但在年终盘点时,却与民众玩起了文字、数字游戏,只知道一味地望政府脸上贴金,只谈政绩不谈缺点,全然不顾政绩背后的“漏洞”。但是这些“漏洞”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让民众滋生怨气,产生抵触,最后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形成一道天然的信任屏障。
关于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一直都社会争论的舆论热点。政府如何构建、打造、树立公信力,关键是要取信于民,就是要把政府的为民承诺履行好,把每一件事关民生大计、民生工程落实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唯有如此,才能树立起政府的公信力,才能真正密切党群干群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