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新网2月23日电(郭璇)“我家有8亩多地,去年收入了13万多”。23日,记者在四川彭州市九尺镇高林村的农民田间学校见到了村民曾德蓉,她笑容满面讲着自己去年的收入。
08年地震后,曾德蓉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进入培训学校学习,不仅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还在管理、经营方面得到提高。据农技师周述永介绍,高林村的这所学校已经培训了220人左右,其中160人成为了村里的科技示范大户。
曾德蓉说,由于种植技术的提高,降低了成本,收入也变得可观,09年挣了钱后就将在地震中受损的房子重新修葺了,还娶了儿媳妇,花了七万多给女儿买了辆车。
据了解,蔬菜种植是彭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震后更是以科技兴农,建设产业基地的同时,加强了同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农民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需求性培训,以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为农民培训之外,濛阳镇成功引进企业,建成了中国(彭州)蔬菜科技博览园,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和工厂化育苗为引领,包括智能化工厂育苗车间、管理研发中心、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等,辐射带动了彭州70万亩蔬菜的更新换代和档次提升。
三界镇还成立了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现了村社分离管理,真正的民营管理人员按照“五统一分”的种植模式等,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与蔬菜的产、供、销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蔬菜保价销售和产品质量两大问题。
村民李云红说,如今种蔬菜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出去了,自家种的蔬菜不仅卖到成都市区,还卖到了北京、山东。
彭州蔬菜栽培历史悠久,紧抓灾后重建契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端。据不完全统计,生产的1.5万亩软叶大蒜全部出口东南亚国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