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43家较大市行政审批信息调研结果发布
法制网记者 万静
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是2011年政府法治发展的亮点之一。然而根据社科院法学所2月20日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被观察的43个较大市中,近七成的地方政府部门,在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审批部门联系电话等事项上,存在披露不全面的问题。
《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建设专门网站、发布行政审批信息,是各地政府推行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的一个特点。43个较大的市中,有41个建立了行政审批的专门网站,而没有设立相关网站的只有石家庄和吉林。
201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 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要求,为方便公众办理审批事项,行政审批都要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但是在41家行政审批网站中,仅有13家提供了包括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期限、审批办理地点、审批部门联系电话在内的所有信息。在提供审批信息的37家网站中,随机抽查10条所公布的审批事项信息,全部提供审批事项办事依据的仅有25家,全部提供审批事项申请材料信息的仅有24家,全部提供审批办理程序的仅有23家,全部提供审批事项办理期限的仅有29家。行政审批事项信息披露不全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除了审批事项信息外,行政审批的联络信息披露不全面问题也存在。为方便公众办理审批事项,行政审批网站应当提供政务服务中心的基本信息,如中心职能信息、中心地址信息、中心交通路线、中心联系电话、中心联系电子邮箱、中心地理位置示意图(如地图)与中心工作时间等。可调查发现,在提供行政审批网站的41个较大的市中,能够全部提供上述联络信息的仅有2家。
审批办件动态信息的披露也不全面。《报告》指出,为方便公众及时了解审批的办件动态,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应当在行政审批网站及时进行办件公示,提供受理审批的主办部门信息、受理事项信息、申报时间、办理状态信息(如在办理中、已办结等)。经调查发现,41家行政审批网站提供办理状态信息(如在办理中、已办结等)的仅有29家。
《报告》对此分析指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权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建立政务服务大厅,是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管理机制创新、规范行政审批、改进工作作风、方便群众、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审批信息的公开存在的上述问题,与行政审批改革和建设服务型、透明型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