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攀枝花已连续130多天无有效降雨,宜宾市10个区县因旱不同程度受灾,气象专家析因――
去年以来,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川南、攀西地区旱情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攀枝花已连续130多天无有效降雨,13个乡镇近10万人饮水困难;宜宾辖区总降雨量仅为同期七成左右,全市水利工程实际蓄水量仅为计划量一半,全市10个区县因旱不同程度受灾……为何川南、攀西旱情如此严峻?旱情何时才能得到缓解?2月16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气象局有关专家。
原因:历史同期降水第1低位
“去年川南、攀西地区春、夏、秋季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少。特别是夏季,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49%,位居历史同期降水第1低位。”省气候中心专家告诉记者。
据介绍,由于主汛期降水严重偏少,加上去年盛夏出现历史同期最严重的高温天气,导致泸州、宜宾大部,自贡等部分县市以及凉山州出现特重伏旱。而入秋后持续少雨,造成盆地南部夏、伏、秋连旱,致使大面积塘、堰、田干枯和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尽管入冬以来出现了较多雨雪天气,但是降水总量难以形成有效径流,部分农田及塘库蓄水严重不足的局面仍不能改变。
自2008年起,攀枝花部分地区已连续4年遭遇夏秋冬春 “四连旱”。“这跟川西高原的气候特点有关。”气象专家表示,川西南地区全年气温较高,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较少,全年有7个月为旱季,其河谷地区受焚风影响而形成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以寒温带气候为主,总的特征是河谷干暖,山地冷湿,降水量偏少。
对策:准备提前人工增雨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2月我省气温略偏高,降水量仍以偏少为主。川南、攀西地区农业用水不足的矛盾可能愈加突出,森林火险等级也较高。川南、攀西部分地区发生“夏秋冬春”四连旱的可能性较大。据凉山州气象局预测,春季凉山州大部有中等强度的春旱,州中部、西部、南部地区有25天以上的重旱,干旱还将加剧,抗旱防火形势严峻。
据省气象台预测,2月16日至18日,四川盆地将出现一次降温降水过程,但对川南、攀西地区的旱情缓解很有限。
记者获悉,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已在密切监测近期的天气状况,准备提前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目前看来,飞机人工增雨的天气条件还不太好,但我们会密切关注,抓住合适时机开展作业。”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