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元宵节“灯”文化特色浓郁表达喜悦之情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7日 00: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新华网天津2月5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2月6日是元宵佳节。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又称“灯节”“灯夕”。过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张灯、放灯、观灯。灯成为元宵节的主题,也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和特色。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市面上便出现各式花灯,供人采买;正月十四“试灯”,各处纷纷搭起灯棚,预庆元宵;正月十五“正灯”,各处有灯会赛花灯;正月十八“落灯”,灯节结束。

  据史料记载,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据说,汉明帝十分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以后,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期间,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等,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到了宋元时期,赏灯活动更加热闹,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更延长至五天,灯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并且在宋朝时,新增加了“猜灯谜”的活动。明代连续赏灯十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而且又新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赏灯活动也缩短为三天,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除了燃灯外,还放烟花以助兴。

  至今,元宵节放灯、观灯之俗,依然盛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如每年的元宵节时,各地都要举办灯会、灯展。

  民俗专家表示,自古以来人们对元宵节“花灯”如此热心,除了封建统治者为了鼓吹天赐吉辰,声张歌舞升平,维护自己的统治之外,更多的是民间为了欢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热词:

  • 元宵节
  • 吉辰
  • 灯节
  • 赏灯
  • 花灯
  • 文化特色
  • 佛法
  • 灯市
  • 放灯
  • 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