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高价保姆”换来“两头抱怨”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1日 16: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找个好保姆为何这么难?!”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大批返乡,各地家政市场再次“荒”声一片。记者在北京、天津等地家政市场走访发现,家政市场“供不应求”的背后更多是“供不适求”,一方面,人员缺口大、流动频繁导致找家政工难、收费不断攀升,另一方面,许多家政服务员反映受歧视,从业积极性不高。市场需求巨大的家政业为何陷入雇主、从业者“两头抱怨”的境地?

  雇主找人难 保姆喊委屈

  “一到过年保姆就甩手走了,我这家里怎么办?”“工资不低,为何还请不到保姆?”……记者走访北京、天津等地家政市场时,一些雇主对春节“保姆荒”表达着无奈。

  “这一年我已经换了三个保姆。”春节前夕,正在家政公司找保姆的北京陈先生一见记者就诉起了苦,“老父亲不能自理,这个保姆刚用熟,春节一走,家里生活马上就乱了套,必须抓紧找好接替的。”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收入不低,很多家政服务员还是一肚子委屈。“这本身就是伺候人的活,得看人家脸色。更难受的是雇主的歧视和苛刻,经常把我们当下人。”来自甘肃礼县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陈小红对记者说,“有的雇主不让我们同桌吃饭,甚至只给吃剩饭。”

  收费无标准 上岗缺培训

  记者节前在北京市妇联三八服务中心采访时,总经理张先民不时接到熟人托帮忙找保姆的电话。张先民苦笑着对记者说:“不是找不到保姆,而是找一个合意的很难。”

  受访家政企业和雇主等普遍反映,家政服务员主要是以下岗女工和农村打工女性为主,不仅存在文化层次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等“先天不足”,而且家政公司大多只负责“牵线搭桥”,普遍缺乏正规系统的上岗培训,导致素质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方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价格却不断上涨,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市场价格高、收费乱问题也令雇主十分头痛。

  “现在保姆价格涨得太快了!”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程先生告诉记者,2006年,一个保姆每月七八百元,去年每个月到了2000元左右,今年春节低于2500元根本没人干。

  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认为,各级政府应认识到发展家政服务业对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细化扶持措施、培育品牌家政服务机构等方面,促进家政行业的规范发展。

责任编辑:魏新民

热词:

  • 两头抱怨
  • 家政服务员
  • 促进就业
  • 家政行业
  • 人员缺口
  • 2006年
  • 甘肃礼县
  • 家政企业
  • 外出务工人员
  • 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