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无一不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难题。在这些选项面前,政府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力争解决办好每一件事,力争让民众满意。
一诺千金。对市民许下的诺言,不管怎样都要完成。去年1月31日,市政府印发了《2011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责任分解表》,提出一年内市政府将办成32件实事。这些实事包括强化住房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水平、改善交通出行、改善社会治安等方面,每一件都是“难啃的骨头”。该表刚出台之际,一些市民将信将疑:如此艰巨的任务,真的能在一年内拿下来吗?可是,一年后,市政府真的兑现了承诺,着实将32件实事办下来了!
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要诀在哪里?
最关键的一点,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没有什么比民生更重要。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无一不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难题。然而,政府意识到,民生问题拖不得,为民生再难都得上。在这些选项面前,政府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力争解决办好每一件事,力争让民众满意。政府清晰地认识到,惠民,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如果民生工程办不好,市民不满意,那一切的努力都没意义。
大运会,是惠民生的“加速器”。在“办赛事、办城市”的方针指引下,深圳在筹办大运会的过程中,城市面貌实现巨大变化。很多旧街区得到了改建,污水河得到了治理,多项民生工程也相继完成。以“办城市”保障“办赛事”,以“办赛事”推动“办城市”,既争一时,更争长远。
有效的方法,巧妙的布置,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政府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责任人,每项任务有责任主体。分好了工,才能避免如“拉链路”那样的重复劳动。各责任单位积极推进,狠抓落实。政府督查部门强化督办,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大大惠及了市民。政府在展现决心的同时,也展示了出色的统筹能力,确保32项民生实事悉数兑现。
在工作过程中,有关部门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一些细节上,有关部门与市民积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进行通盘考虑,决不为了高效完成任务而损害市民其他的利益。一边与市民对话,一边完成任务,在工作中灵活调整,更好地满足市民的要求。因为衡量工程是否完成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市民的满意程度。
我们细数一下今年民生工程的成果:新增公交专用道168公里;新增义务教育学位约1.42万;福田河综合整治工程投入使用;建筑立面刷新和屋顶改造4500万平方米……这一份出色的答卷,覆盖了多个民生领域,体现着城市的进步,凝聚了政府的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