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这个系列纪录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示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而近期,“掷出窗外”网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掷出窗外”网展示的是现实中各种有毒、有害、有假食品。舌尖上的两个中国:一个有味,一个有毒。你选哪一个?[详细]
给《舌尖上的中国》一个评论当中几句话:每次提到中国这个词,我脑海里第一个画面是烟雨楼台的江南、热闹喧嚣的酒桌、走在田里的耕牛,以及那些无法忘怀的诗词歌赋。这是我的中国景象,是我味蕾当中的乡愁、处身之地的远方,也是一个回不到的世界。更多的时候,我们坐在自己的故乡,寻觅着自己的故乡。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上,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看《舌尖上的中国》常常想哭,美食的饕餮倒在其次,重要的是片中传递出中国人对于生命、家庭的珍视和简单快乐,其中有浓浓幸福感,也略带淡淡哀伤,导演没有回避国人的苦难,却又在举杯投箸间求得平衡,这是部少有的能让人激动的国产纪录片,对于缺乏幸福感的人们有着极好的治愈作用,必须赞一个!
《舌尖上的中国》美则美矣,却也不过是在食品安全危机的今天给我们一次集体慰安罢了,我们看到的手造美味和寻常食物,到不真是为了纪录和解密,只是让我们想到家和那个更干净的时代,打动我们的核心只有两点-----回不去和安全感。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只不过就是个广告片,“地沟里的中国”“皮鞋上的中国”“三聚氰胺的中国”“苏丹红的中国”才是纪录片!
1)违法行为并不等于一定要造成实际健康危害,凡是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物都是违法行为,无论过对健康是否造成危害,危害大小,都要依法打击和取缔。2) 假冒伪劣这种违法行为本身是为了降低成本,可能还会带来目前不可知的风险。退一万步说,假设它对人体不造成健康危害也是违法、也需要依法打击。
百年前一早晨,总统老罗斯福正在白宫早餐,突然哇一声把盘中香肠扔出窗外。他正读一本《屠场》纪实小说,书描述芝加哥肉联厂用病死猪做香肠,工人边搅肉边往里吐痰,肉里还有死老鼠,罗斯福从此吃素,公布食品安全法,重整食品工业,FDA严刑酷法,美国渐成食品最安全国家。
【世界范围内的社区支持农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追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都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历史阶段。日本于1980年代在发达国家中率先重视并转向支持生态农业,欧美于1990年代开始限制化学农业、转而支持生态农业发展。
在揭露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上,媒体的报道加剧了人们对食品不安全的心理恐慌,这值得媒体反思。现阶段社会各方所获得的信息极不对称,群众易受到媒体的报道诱导,不经思考就全盘接收。 [详细]
媒体有揭露社会问题的责任。正是这些有责任的媒体,才将这些食品安全问题揭露出来。而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心理恐慌则是因为这些问题食品每天就出售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周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