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据《人民日报》报道,四川宜宾市选拔70名优秀环卫工人,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了解先进的环卫作业和管理经验。对此,不少人质疑出境人员选拔的公平性,以及环卫工人考察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赞同者认为体现了对环卫工人的尊重和关爱,是向社会倡导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环卫工人是这样,农民工也是这样。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是政府和社会应有之举,而出国考察只是一种形式;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作秀,如果当地政府部门真心尊重、关心环卫工,就该让这种尊重、关心从他们的工资待遇上体现出来。说环卫工人出国考察学习,短短几天的走马观花又能学到什么先进经验呢?
其实,环卫工人出国学习考察引起热议,并不是赞同与反对那么简单,而是对世俗观念的一次“剖析”,一个冲击。用宜宾市城管局副局长何大勇的话说,出国走一走,看一看,可能是环卫工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事。而笔者以为,让环卫工人出国,既是一种奖励,又是一种荣誉。同时,也体现了政府为提升环卫工人的地位,做了一件实事。据悉,去年宜宾市的环卫工人陈九珍,从新加坡回来后,就感到有一种骄傲。她平时负责沙坪镇派出所门口路段,以前村里人瞧不起她,现在因为被评为省级优秀环卫工人可以出境考察,村里人还在电视上看到她,陈九珍在村里也抬起了头。
显然,让环卫工人出国学习考察,不仅是要鼓励他们,而是要在全社会唤起对环卫工人的关注、尊重,唤起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值得一提的是,让先进的环卫工人出国或出境学习考察,既是适应时代的创新工作方法,体现政府对环卫工人的重视与关怀,又表明尊重环卫工人,提高环卫工人的地位,不仅要注重表现形式,而且也要在内涵上下工夫,不断完善制度。做到公开透明,让人们充分理解与信服,要把好事做实、做细,切不可,让环卫工人出国学习也成为腐败的“把柄”。